| 摘要 | 第3-8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2页 |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1页 |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1.4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 2.1 小城镇 | 第12-15页 |
| 2.1.1 小城镇的内涵 | 第12页 |
| 2.1.2 小城镇的特征 | 第12-13页 |
| 2.1.3 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13-15页 |
| 2.2 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 2.2.1 集聚理论 | 第15-16页 |
| 2.2.2 增长核理论 | 第16-17页 |
| 2.2.3 有机分散理论 | 第17页 |
| 2.2.4 中心地理论 | 第17-18页 |
| 2.2.5 合理城镇结构论 | 第18页 |
| 2.3 国外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 第18-21页 |
| 2.3.1 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 第18-19页 |
| 2.3.2 重视小城镇的规划指导 | 第19-20页 |
| 2.3.3 优先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 | 第20页 |
| 2.3.4 注重小城镇的环境,突出小城镇的特色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陕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 3.1 小城镇分布不均衡、城市化水平低且差异悬殊 | 第21-22页 |
| 3.2 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不平衡 | 第22-23页 |
| 3.3 小城镇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供给机制不合理 | 第23页 |
| 3.4 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且不稳定 | 第23-24页 |
| 3.5 小城镇经济规模小,功能单一,聚集效益差 | 第24-25页 |
| 3.6 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陕西小城镇建设的条件分析 | 第26-37页 |
| 4.1 陕西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26-31页 |
| 4.1.1 优越的交通条件:小城镇发展的动脉 | 第26-27页 |
| 4.1.2 发达的通讯设施:小城镇发展的经络 | 第27-29页 |
| 4.1.3 丰富的旅游资源:小城镇发展的天赋优势 | 第29-30页 |
| 4.1.4 雄厚的科技实力:小城镇发展的不歇动力 | 第30-31页 |
| 4.2 陕西小城镇建设的不利因素 | 第31-37页 |
| 4.2.1 经济相对落后,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1-34页 |
| 4.2.2 乡镇企业发展慢,区域布局不均衡 | 第34-36页 |
| 4.2.3 体制背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陕西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 | 第37-45页 |
| 5.1 发展战略 | 第37-39页 |
| 5.2 区域发展策略 | 第39-40页 |
| 5.3 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 5.3.1 强化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 | 第40-41页 |
| 5.3.2 改革小城镇用地政策和土地供给机制 | 第41-42页 |
| 5.3.3 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 | 第42页 |
| 5.3.4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第42-43页 |
| 5.3.5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 第43页 |
| 5.3.6 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第43-44页 |
| 5.3.7 完善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镇政府职能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