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文章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0页 |
二、文章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11-12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第一节 能源消费综述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碳排放综述 | 第15-17页 |
第三节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综述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云南省能源消费状况与弹性特征 | 第22-29页 |
第一节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 | 第22-26页 |
一、云南省能源生产的状况分析 | 第22-23页 |
二、云南省能源消费的状况分析 | 第23-2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能源消费强度与弹性分析 | 第26-29页 |
一、云南省能源消费的强度分析 | 第26-27页 |
二、云南省能源消费的弹性分析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云南省碳排放计算与碳排放强度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一节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云南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环境库兹涅茨模型 | 第32-35页 |
一、EKC模型 | 第32-33页 |
二、数据和变量说明 | 第33-34页 |
三、验证EKC假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35-36页 |
一、ADF检验 | 第35-36页 |
二、协整检验 | 第36页 |
三、误差修正模型 | 第3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38-41页 |
第一节 本文结论与特色 | 第38-39页 |
一、本文结论 | 第38-39页 |
二、本文特色之处 | 第39页 |
第二节 文章不足与政策含义 | 第39-41页 |
一、文章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二、政策含义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