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1.4.3 研究的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1.1 并购(M&A) | 第19页 |
2.1.2 财务绩效 | 第19-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市场力量理论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三一重工并购后的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介绍 | 第25-28页 |
3.1.1 三一重工简介 | 第25-26页 |
3.1.2 基于财务绩效提升的并购动因 | 第26-27页 |
3.1.3 基于财务绩效提升的支付方式 | 第27-28页 |
3.2 三一重工并购后的财务绩效状况 | 第28-34页 |
3.2.1 财务绩效指标计算 | 第28-29页 |
3.2.2 提取财务绩效主因子 | 第29-32页 |
3.2.3 财务绩效综合得分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三一重工并购前后财务绩效对比的问题分析 | 第35-41页 |
4.1 营运能力方面对比的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4.1.1 管理模式未达到协同 | 第35页 |
4.1.2 固定资产及存货的管理效率不强 | 第35-36页 |
4.2 盈利能力方面对比的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4.2.1 销售渠道未达到协同 | 第37页 |
4.2.2 产品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 | 第37-38页 |
4.3 发展能力方面对比的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4.3.1 并购后整合不到位 | 第38-40页 |
4.3.2 优秀人才缺失 | 第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提升三一重工并购后财务绩效的对策 | 第41-45页 |
5.1 提升三一重工并购后的营运能力 | 第41-42页 |
5.1.1 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 | 第41页 |
5.1.2 创新提升管理效率 | 第41-42页 |
5.2 提升三一重工并购后的盈利能力 | 第42-43页 |
5.2.1 销售市场的科学规划 | 第42页 |
5.2.2 加强产品成本控制 | 第42-43页 |
5.3 提升三一重工并购后的发展能力 | 第43-44页 |
5.3.1 完善整合管理方式 | 第43-44页 |
5.3.2 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 第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5-4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页 |
6.2 启示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