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保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设计 | 第18-32页 |
2.1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确定 | 第18-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配合比 | 第20页 |
2.1.3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力学性能 | 第20-22页 |
2.1.4 钢筋力学性能 | 第22页 |
2.2 试件的设计 | 第22-26页 |
2.2.1 试件尺寸和配筋设计 | 第22-25页 |
2.2.2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 | 第25-26页 |
2.2.3 试验梁的制作 | 第26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26-30页 |
2.3.1 试验加载装置 | 第26-27页 |
2.3.2 加载制度 | 第27-28页 |
2.3.3 主要测试内容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32-48页 |
3.1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裂缝的发展情况 | 第32-33页 |
3.2 破坏形态及分析 | 第33-36页 |
3.2.1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3.2.2 不同跨高比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对比及分析 | 第35-36页 |
3.2.3 不同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对比及分析 | 第36页 |
3.3 特征值及分析 | 第36-45页 |
3.3.1 承载力实测值分析 | 第36-40页 |
3.3.2 试件延性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3.3.3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第43-45页 |
3.4 钢筋应变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 ABAQUS 非线性分析 | 第48-68页 |
4.1 ABAQUS 简介 | 第48-52页 |
4.1.1 ABAQUS 功能介绍 | 第48-49页 |
4.1.2 ABAQUS 模块介绍 | 第49-51页 |
4.1.3 ABAQUS 中网格划分 | 第51-52页 |
4.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模型和本构关系的选择 | 第52-54页 |
4.2.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第52页 |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2-54页 |
4.3 ABAQU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4.4 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 第55-67页 |
4.4.1 不同混凝土试验梁抗弯性能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 | 第56-60页 |
4.4.2 不同跨高比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模拟分析 | 第60-64页 |
4.4.3 不同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的模拟分析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受弯理论分析 | 第68-76页 |
5.1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受弯破坏形态 | 第68页 |
5.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承载力的计算 | 第68-72页 |
5.2.1 基本假定 | 第68-69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5.2.3 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 | 第71-72页 |
5.3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梁刚度和挠度验算 | 第72-73页 |
5.3.1 刚度和挠度的计算 | 第72页 |
5.3.2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5.4 裂缝宽度验算 | 第73-74页 |
5.5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