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辽宁建行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银行业务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第2章 数据挖掘理论综述第11-14页
    2.1 数据挖掘的概念第11页
    2.2 数据挖掘对商业银行发展作用第11-12页
    2.3 数据挖掘的步骤第12-13页
    2.4 数据挖掘的主要技术第13-14页
第3章 国内外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第14-21页
    3.1 电子银行业务分类第14-16页
        3.1.1 网上银行第14页
        3.1.2 手机银行第14-15页
        3.1.3 短信金融第15页
        3.1.4 自助银行第15页
        3.1.5 微信银行第15-16页
        3.1.6 pad 银行第16页
        3.1.7 电子商务第16页
    3.2 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比较第16-21页
        3.2.1 国内外网上银行发展比较第16-19页
        3.2.2 国内外手机银行发展比较第19-21页
第4章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1-53页
    4.1 辽宁分行电子银行渠道管理情况第21-23页
        4.1.1 总行层面第21页
        4.1.2 省行层面第21页
        4.1.3 二级分支行层面第21-23页
    4.2 辽宁省分行电子银行部组织架构第23页
        4.2.1 组织架构第23页
        4.2.2 团队职责第23页
    4.3 电子银行考核指标沿革第23-26页
        4.3.1 渠道替代指标第23-24页
        4.3.2 产品覆盖度指标第24-25页
        4.3.3 客户指标第25-26页
        4.3.4 典型应用指标第26页
    4.4 2014 年业务发展情况第26-32页
        4.4.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第27-28页
        4.4.2 业务发展情况第28-30页
        4.4.3 业务发展特点第30-32页
    4.5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业务数据分析第32-48页
        4.5.1 新签约客户数据分析第33-36页
        4.5.2 活动客户数据分析第36-38页
        4.5.3 账务性交易数据分析第38-40页
        4.5.4 重点应用及营销活动数据分析第40-45页
        4.5.5 善融商务数据分析第45-46页
        4.5.6 电子银行直销团队数据分析第46-48页
    4.6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发展瓶颈及问题分析第48-53页
        4.6.1 人员配置及理念问题第48页
        4.6.2 业务发展问题第48-51页
        4.6.3 营销激励措施问题第51-52页
        4.6.4 售后服务问题第52-53页
第5章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第53-67页
    5.1 辽宁建行未来几年发展目标第53-58页
        5.1.1 指标制定依据第53-57页
        5.1.2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 2015 年指标第57-58页
    5.2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市场拓展对策第58-62页
        5.2.1 落实“移动优先”战略第58-59页
        5.2.2 抢抓县域,提升县域支行贡献度第59页
        5.2.3 狠抓活跃客户,提升客户粘性第59页
        5.2.4 深入推进全渠道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第59-60页
        5.2.5 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电子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第60-61页
        5.2.6 紧跟政府政策,以电子银行主推东北振兴第61页
        5.2.7 打造一流的电子银行服务团队第61-62页
    5.3 辽宁建行电子银行产品应用拓展对策第62-67页
        5.3.1 加快电子渠道产品创新,丰富应用场景第62-63页
        5.3.2 加强条线联动,推进新产品应用第63页
        5.3.3 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离柜账务性交易量占比第63-64页
        5.3.4 加快善融商务发展,扩大跨界经营成效第64页
        5.3.5 我行计划上报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64-67页
第6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非本土知识保护的立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事仲裁送达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