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然性 | 第19-20页 |
一、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二、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 第19-20页 |
三、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然趋势 | 第20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意义 | 第20-23页 |
一、弥补地方政府职能多样化 | 第20-21页 |
二、满足民众多层次的需求 | 第21页 |
三、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 第21页 |
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一节 典型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一、南京市鼓楼区购买养老服务 | 第23-24页 |
二、杭州市购买公共交通服务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典型案例启示 | 第25-27页 |
一、购买内容较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 | 第25页 |
二、购买方式过于单一 | 第25-26页 |
三、购买环节缺乏监督评估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一、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 第27页 |
二、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7页 |
一、购买依据问题 | 第29页 |
(一)购买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9页 |
(二)购买的其他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 第29页 |
二、购买方问题 | 第29-33页 |
(一)购买范围和规模有限 | 第29-30页 |
(二)购买程序缺乏规范化 | 第30-31页 |
(三)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监管不力 | 第31-32页 |
(四)绩效评估问责被忽视 | 第32-33页 |
三、供给方问题 | 第33-35页 |
(一)公共服务提供质量良莠不齐 | 第33页 |
(二)社会组织自身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弱 | 第33-34页 |
(三)供给竞争性不足 | 第34页 |
(四)公共服务供给异化 | 第34-35页 |
四、社会环境问题 | 第35-37页 |
(一)民众参与度不够 | 第35页 |
(二)媒体舆论监督力度小 | 第35-36页 |
(三)社会信息沟通平台少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7-42页 |
第一节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分析 | 第37-40页 |
一、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 | 第37-38页 |
二、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 | 第38-39页 |
三、澳大利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2页 |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细化服务内容分类 | 第40页 |
二、探索多种购买形式,提升服务质量效率 | 第40-41页 |
三、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程序规范化 | 第41页 |
四、强化政府监督,重视绩效测评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促进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完善制度建设,为顺利购买提供理论支撑 | 第42-43页 |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 | 第42页 |
二、健全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明确指导原则,为顺利购买提供可操作依据 | 第43-44页 |
一、以民众为导向 | 第43页 |
二、质量优先,注重实效 | 第43-44页 |
三、确保程序公开公平 | 第44页 |
第三节 规范购买过程,打造政府成为“精明买家” | 第44-46页 |
一、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能力 | 第44-46页 |
二、重视绩效评估,引入购买问责 | 第46页 |
第四节 督促社会组织成为“优质服务的供应商” | 第46-48页 |
一、规范购买市场,抑制营利化倾向 | 第46-47页 |
二、扶持社会组织,提升购买积极性 | 第47页 |
三、洞悉市场行情,防范形成价格联盟 | 第47-48页 |
四、采取多种购买方式,防止购买公共服务出现异化 | 第48页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顺利实现购买提供保障 | 第48-51页 |
一、提高民众对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参与力度 | 第48-49页 |
二、强化媒体监督力度,引导良好舆论氛围 | 第49页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多中心制度平台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