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 木薯简介 | 第15页 |
2 木薯单爪螨 | 第15-17页 |
2.1 木薯单爪螨及其危害严重性 | 第15-16页 |
2.2 木薯单爪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3 木薯单爪螨寄主植物 | 第17页 |
3 寄主选择性在昆虫(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第17-22页 |
3.1 昆虫(螨)寄主选择性 | 第17-18页 |
3.2 昆虫(螨)寄主选择性机理研究 | 第18-22页 |
3.2.1 植物防御机制对昆虫(螨)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18-20页 |
3.2.2 植食性昆虫(螨)对寄主植物防御系统的响应 | 第20-22页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食性昆虫(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第22-23页 |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食性昆虫(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4.2.1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食性昆虫(螨)鉴定及检测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页 |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食性昆虫(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4.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食性昆虫(螨)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26-71页 |
第一章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 第26-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1.1 材料 | 第2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2.1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产卵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后代性比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寿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二章 不同寄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对木薯单爪螨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32-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1.1 材料 | 第3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1.2.1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叶绿素提取 | 第32页 |
1.2.2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不同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对木薯单爪螨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35-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材料 | 第3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1.2.1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35页 |
1.2.2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含量测定 | 第35页 |
1.2.3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1.2.4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可溶性氮含量测定 | 第36页 |
1.2.5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36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1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2.2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含量差异分析 | 第37页 |
2.3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可溶性糖/氮比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2.4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不同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木薯单爪螨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40-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1.1 材料 | 第4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1.2.1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总酚含量测定 | 第40页 |
1.2.2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1.2.3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单宁酸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2.1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总酚含量差异分析 | 第41页 |
2.2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丙二醛含量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2.3 不同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单宁酸含量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保护酶活性对木薯单爪螨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44-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1.1 材料 | 第44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1.2.1 样品处理 | 第44-45页 |
1.2.2 酶液提取 | 第45页 |
1.2.3 酶活性测定 | 第45-46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8页 |
2.1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51页 |
2.1.1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2.1.2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2.1.3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2.1.4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2.1.5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2.1.6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幼螨酯酶(EST)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6页 |
2.2.1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2.2.2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2.2.3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2.2.4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2.2.5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2.2.6 不同寄主植物对木薯单爪螨成螨酯酶(EST)活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2.3 木薯单爪螨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组织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2.3.1 木薯单爪螨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56页 |
2.3.2 木薯单爪螨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组织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2.3.3 木薯单爪螨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组织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取食木薯和橡胶的木薯单爪螨体内保护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59-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4页 |
1.1 材料 | 第59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59-60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60-64页 |
1.3.1 木薯单爪螨各龄期螨的处理 | 第60页 |
1.3.2 RNA提取 | 第60-61页 |
1.3.3 cDNA合成 | 第61-62页 |
1.3.4 荧光定量PCR | 第62-64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2.1 取食木薯和橡胶的不同龄期木薯单爪螨体内POD基因表达分析 | 第64-65页 |
2.2 取食木薯和橡胶的不同龄期木薯单爪螨体内CAT基因相对表达分析 | 第65-66页 |
2.3 取食木薯和橡胶的不同龄期木薯单爪螨体内SOD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第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 | 第80页 |
基金项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