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身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内容要旨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方法、手段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三、补充说明与凡例 | 第12-13页 |
第一章、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身份研究述略 | 第13-26页 |
第一节、日本学界的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一、综论 | 第13-14页 |
二、专论 | 第14-23页 |
第二节、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的形成和完善 | 第26-39页 |
第一节、古代日本身份等级制的历史渊源 | 第26-28页 |
第二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28-30页 |
一、奴隶制的残余与儒家礼制等级观念 | 第28页 |
二、天皇神圣地位的确立 | 第28-29页 |
三、中央集权统治的巩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的形成过程 | 第30-34页 |
一、"男女之法"与"庚午年籍" | 第30-32页 |
二、《净御原令》与"庚寅年籍" | 第32-34页 |
第四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的完善过程 | 第34-37页 |
第五节、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日本律令制国家社会结构中的贱民身份 | 第39-69页 |
第一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的种类及其等级关系 | 第39-53页 |
一、陵户 | 第39-44页 |
二、官户 | 第44-45页 |
三、家人 | 第45-48页 |
四、官奴婢与私奴婢 | 第48-51页 |
五、"五色贱"的等级关系 | 第51-53页 |
第二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的主要来源 | 第53-59页 |
一、前代遗留 | 第53页 |
二、籍没、放免 | 第53-56页 |
三、略人、略卖人、和诱 | 第56-57页 |
四、自然繁殖 | 第57页 |
五、买卖、贡献、赠送 | 第57-59页 |
第三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的法律地位 | 第59-63页 |
一、婚姻方面 | 第59页 |
二、受田方面 | 第59-60页 |
三、服饰方面 | 第60-61页 |
四、刑罚方面 | 第61-62页 |
五、保障方面 | 第62-63页 |
第四节、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的使役情况 | 第63-69页 |
一、农业方面 | 第64页 |
二、手工业方面 | 第64-65页 |
三、商业方面 | 第65页 |
四、家内杂务方面 | 第65-66页 |
五、其它方面 | 第66-69页 |
第四章、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的解体 | 第69-75页 |
第一节、皇权的衰落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 第69-70页 |
第二节、"放贱从良" | 第70-72页 |
第三节、贱民的浮浪与逃亡 | 第72-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