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8页
    1.4 创新之处第18-20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社区与社区管理第20页
        2.1.2 网格与网格化管理第20-21页
        2.1.3 网格化社会服务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社区治理理论第21-22页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2-23页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第23页
        2.2.4 扁平化管理理论第23-25页
3 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现状第25-28页
    3.1 网格设置情况第25页
    3.2 网格组织架构第25-26页
    3.3 主要工作第26-27页
    3.4 主要成效第27-28页
4 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第28-36页
    4.1 调查问卷设计第28页
    4.2 问卷调查对象与范围第28页
    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28-36页
        4.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8-31页
        4.3.2 调查对象对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评价情况第31-36页
5 国内试点城区的主要经验及借鉴第36-39页
    5.1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主要经验第36页
    5.2 厦门市海沧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主要经验第36-37页
    5.3 经验借鉴第37-39页
        5.3.1 以人为本是关键所在第37-38页
        5.3.2 资源整合是重要基础第38页
        5.3.3 高效便捷是科学选择第38页
        5.3.4 全程服务是目标体现第38-39页
6 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39-43页
    6.1 网格化理念宣传不足第39-40页
    6.2 部门整体协作联动不到位第40页
    6.3 网格化专业工作者匮乏第40-41页
    6.4 网格化系统平台不够完善第41-42页
    6.5 网格化大数据资源有待整合第42-43页
7 优化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的建议第43-48页
    7.1 加强宣传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第43-44页
    7.2 强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第44-45页
    7.3 建立全程化服务的专业队伍第45-46页
    7.4 定期更新和调试系统平台第46-47页
    7.5 加强“大数据时代”的资源整合第47-48页
8 结论第48-50页
    8.1 全文总结第48-49页
    8.2 不足之处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福州市企业用工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