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1.1.1 复杂网络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2 忆阻神经网络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复杂网络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复杂网络同步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2 忆阻神经网络同步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3 复杂网络同步控制方法 | 第21-24页 |
1.3 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1.4 内容安排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随机同步控制 | 第27-57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复杂网络随机同步控制 | 第28-36页 |
2.2.1 预备知识 | 第28-29页 |
2.2.2 主要结论 | 第29-34页 |
2.2.3 模拟仿真 | 第34-36页 |
2.3 复杂网络保性能随机同步控制 | 第36-48页 |
2.3.1 预备知识 | 第36-37页 |
2.3.2 主要结论 | 第37-43页 |
2.3.3 模拟仿真 | 第43-48页 |
2.4 相互依存双层复杂网络随机同步控制 | 第48-56页 |
2.4.1 预备知识 | 第49-50页 |
2.4.2 主要结论 | 第50-54页 |
2.4.3 模拟仿真 | 第54-56页 |
2.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多重边复杂网络同步控制 | 第57-73页 |
3.1 前言 | 第57-58页 |
3.2 常数时延多重边复杂网络有限时间函数投影同步控制 | 第58-65页 |
3.2.1 预备知识 | 第58-59页 |
3.2.2 主要结论 | 第59-63页 |
3.2.3 模拟仿真 | 第63-65页 |
3.3 时变时延多重边复杂网络有限时间函数投影同步控制 | 第65-72页 |
3.3.1 预备知识 | 第65页 |
3.3.2 主要结论 | 第65-68页 |
3.3.3 模拟仿真 | 第68-72页 |
3.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忆阻神经网络同步控制 | 第73-85页 |
4.1 前言 | 第73-74页 |
4.2 带有脉冲扰动的忆阻神经网络同步控制 | 第74-81页 |
4.2.1 预备知识 | 第74-77页 |
4.2.2 主要结论 | 第77-79页 |
4.2.3 模拟仿真 | 第79-81页 |
4.3 带有有界扰动的忆阻神经网络同步控制 | 第81-84页 |
4.3.1 预备知识 | 第81-82页 |
4.3.2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4.3.3 模拟仿真 | 第83-84页 |
4.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忆阻神经网络反同步控制 | 第85-131页 |
5.1 前言 | 第85-86页 |
5.2 带有多比例时延的忆阻神经网络反同步控制 | 第86-98页 |
5.2.1 预备知识 | 第86-89页 |
5.2.2 主要结论 | 第89-95页 |
5.2.3 模拟仿真 | 第95-98页 |
5.3 带有随机扰动的忆阻神经网络有限时间反同步控制 | 第98-111页 |
5.3.1 预备知识 | 第98-103页 |
5.3.2 主要结论 | 第103-108页 |
5.3.3 模拟仿真 | 第108-111页 |
5.4 带有混合时延的中立型忆阻神经网络反同步控制 | 第111-130页 |
5.4.1 预备知识 | 第111-115页 |
5.4.2 主要结论 | 第115-126页 |
5.4.3 模拟仿真 | 第126-130页 |
5.5 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31-132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9页 |
致谢 | 第149-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154-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