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全息光学论文

数字全息图产生与重建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全息技术发展概述第12-13页
    1.2 3D显示技术第13-17页
    1.3 数字全息3D显示技术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30页
第二章 数字全息3D显示的基础第30-44页
    2.1 全息理论第30-32页
        2.1.1 波前记录第30-31页
        2.1.2 波前再现第31-32页
    2.2 数字全息技术第32-35页
        2.2.1 基于光电器件的全息记录与再现第32-34页
        2.2.2 基于计算全息的数字全息显示第34-35页
    2.3 计算全息技术第35-41页
        2.3.1 计算全息图的抽样第35-37页
        2.3.2 计算全息图的编码第37-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二维彩色图像与深度图的计算全息图产生第44-62页
    3.1 计算全息算法第44-46页
    3.2 菲涅耳衍射光场计算第46-48页
        3.2.1 基于卷积运算的菲涅耳衍射计算第46-47页
        3.2.2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菲涅耳衍射计算第47-48页
    3.3 简单3D场景的计算全息图生成第48-54页
        3.3.1 层析法第48-49页
        3.3.2 全息图记录与再现第49-52页
        3.3.3 基于SLM的全息光电再现实验第52-54页
    3.4 一种复杂3D场景的计算全息图产生方法第54-58页
        3.4.1 基于深度图的计算全息方法设计第54-55页
        3.4.2 计算全息图生成与再现结果分析第55-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第四章 多视角投影非相干计算全息的实现第62-84页
    4.1 图像投影方式第63-65页
    4.2 基于透视投影视图的计算全息方法第65-68页
        4.2.1 基于透视投影视图的菲涅耳全息图生成第65页
        4.2.2 全息图记录与再现结果第65-68页
    4.3 基于正射投影视图的计算全息图生成第68-71页
        4.3.1 基于正射投影视图的菲涅耳全息图算法第68-69页
        4.3.2 全息图的产生与重建结果第69-71页
    4.4 基于角正交投影视图的计算全息图产生第71-80页
        4.4.1 利用角正交投影视图生成全息图算法设计第71-73页
        4.4.2 与相干光学菲涅耳全息图的比较第73-75页
        4.4.3 3D模型建立与全息图合成第75-78页
        4.4.4 全息图数值与实验再现第78-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五章 基于波前记录平面的高效全息立体图生成第84-98页
    5.1 全息立体图第84-86页
        5.1.1 传统全息立体图记录第84-85页
        5.1.2 计算全息立体图方法第85-86页
    5.2 计算全息图加速方法研究第86-88页
        5.2.1 基于LUT法的计算全息图加速第86页
        5.2.2 基于GPU的计算全息图加速第86-88页
        5.2.3 基于WRP的计算全息图加速第88页
    5.3 高效的计算全息立体图产生方法第88-93页
        5.3.1 基于WRP的全息立体图加速方法设计第88-91页
        5.3.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91-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第六章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全息图重建第98-118页
    6.1 压缩感知技术第98-104页
        6.1.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99-101页
        6.1.2 信号的观测矩阵第101-102页
        6.1.3 信号的重构算法第102-104页
    6.2 压缩多视角投影非相干全息的实现第104-108页
        6.2.1 多视角投影傅立叶全息图的获取第104-106页
        6.2.2 压缩傅立叶全息图的重建第106-108页
    6.3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复杂3D场景全息重建第108-114页
        6.3.1 压缩全息图重建模型建立第109-110页
        6.3.2 压缩重建算法第110-111页
        6.3.3 全息图重建结果与讨论第111-114页
    6.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第七章 总结第118-122页
    7.1 成果与创新第118-120页
    7.2 不足与改进第120-122页
缩略词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传输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复杂网络几类同步控制策略研究及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