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GIS技术在矿产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云计算及其在GIS上的应用 | 第18-34页 |
2.1 概述 | 第18-19页 |
2.2 云计算的定义 | 第19-20页 |
2.3 云计算的组成和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2.3.1 云计算体系架构 | 第20-21页 |
2.3.2 云计算服务的分类 | 第21页 |
2.4 云计算的优势和缺陷 | 第21-24页 |
2.4.1 云计算的优势 | 第21-23页 |
2.4.2 云计算的缺陷 | 第23-24页 |
2.5 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 | 第24-27页 |
2.5.1 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的定义 | 第24页 |
2.5.2 GIS系统的分类 | 第24-25页 |
2.5.3 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的特点 | 第25页 |
2.5.4 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差别 | 第25-26页 |
2.5.5 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的现状 | 第26-27页 |
2.6 选择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的依据 | 第27-28页 |
2.6.1 云计算GIS系统的优势 | 第27-28页 |
2.6.2 基于云计算GIS系统的缺陷 | 第28页 |
2.7 GIS云的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2.7.1 GIS公共云 | 第28-29页 |
2.7.2 GIS私有云 | 第29-30页 |
2.7.3 GIS混合云 | 第30-32页 |
2.8 GIS云系统面临的挑战 | 第32-3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云计算算法兼容的栅格GIS特征距离运算 | 第34-46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距离算法的回顾 | 第34-38页 |
3.2.1 穷举搜索法 | 第34-35页 |
3.2.2 年轮法 | 第35-36页 |
3.2.3 扫描式算法 | 第36-38页 |
3.3 欧式距离算法对于并行计算的需求 | 第38页 |
3.4 欧式距离并行算法的描述 | 第38-43页 |
3.4.1 步骤 1:分解源栅格数据并产生子栅格 | 第39-41页 |
3.4.2 步骤 2:计算子图像内所有像素的值 | 第41-42页 |
3.4.3 步骤 3:拼接所有子图像 | 第42页 |
3.4.4 算法实现的合理性 | 第42-43页 |
3.5 优化与讨论 | 第43-45页 |
3.5.1 切分边缘的数量 | 第43-44页 |
3.5.2 切分栅格数据的方法 | 第44-45页 |
3.5.3 扩展到成本距离的可行性 | 第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栅格GIS系统的分布式存储架构 | 第46-59页 |
4.1 介绍 | 第46页 |
4.2 对HBase的简要描述 | 第46-50页 |
4.2.1 历史背景 | 第46-47页 |
4.2.2 选择HBase的依据 | 第47-48页 |
4.2.3 HBase构架 | 第48-50页 |
4.2.4 对HBase的限制 | 第50页 |
4.3 基于云计算的栅格GIS系统的数据存储构架 | 第50-56页 |
4.3.1 数据的类型以及栅格的存储模式 | 第51-52页 |
4.3.2 HBase的块存储模式 | 第52-53页 |
4.3.3 块的生成 | 第53-56页 |
4.3.4 数据操作 | 第56页 |
4.4 讨论 | 第56-58页 |
4.4.1 负载的均衡性 | 第56-57页 |
4.4.2 空值的处理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