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26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7-25页 |
(四)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7-36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7-29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四、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30-35页 |
(一)研究工具 | 第30-3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6-56页 |
一、内初班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6-42页 |
(一)教师课堂评价环节和语言 | 第36-37页 |
(二)如何对学生“施评” | 第37-40页 |
(三)师生关系 | 第40-41页 |
(四)课堂学生参与的基本情况的评价 | 第41-42页 |
二、内初班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2-48页 |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性别差异 | 第42-43页 |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年级差异 | 第43-45页 |
(三)学生课堂参与的不同班级类型的差异 | 第45-48页 |
三、不同类型内初班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与学生参与度的相关性 | 第48-56页 |
(一)教师肯定课堂评价语与学生参与度的相关关系 | 第48-51页 |
(二)教师否定课堂评价语与学生参与度的相关关系 | 第51-53页 |
(三)教师模糊课堂评价语与学生参与度的相关关系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一、发现及结论 | 第56-57页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第57页 |
三、对策和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71页 |
附录 1 | 第62-66页 |
附录 2 | 第66-69页 |
附录 3 | 第69-70页 |
附录 4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