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告语言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广告语言基本理论概述 | 第10-15页 |
| 第一节 广告语言概述 | 第10-12页 |
| 一、广告语言的定义 | 第10页 |
| 二、广告语言的语用规范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广告语言的功能 | 第12-15页 |
| 一、经济功能 | 第12-13页 |
| 二、文化功能 | 第13页 |
| 三、社会功能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我国广告语言使用的基本状况 | 第15-21页 |
| 第一节 我国广告语言的不良现状 | 第15-17页 |
| 一、不合语法 | 第15页 |
| 二、繁体字、错别字使用现象严重 | 第15-16页 |
| 三、成语仿词的过度使用 | 第16页 |
| 四、语言夸大虚假含欺骗性 | 第16-17页 |
| 五、语言低俗、格调低下 | 第17页 |
| 第二节 我国广告语言不良现状的消极影响 | 第17-18页 |
| 一、对语言文字的消极影响 | 第17-18页 |
| 二、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18页 |
| 第三节 我国广告语言不良现状的成因 | 第18-21页 |
| 一、商家急功近利,追求金钱至上的心理 | 第18-19页 |
| 二、广告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 第19页 |
| 三、广告监管部门的管理不力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我国当前广告语言的法律规制 | 第21-35页 |
| 第一节 我国当前广告语言的法律规制状况 | 第21-24页 |
| 一、广告语言文字管理规定适用范围 | 第21页 |
| 二、广告语言文字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三、广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禁止性规定 | 第22页 |
| 四、审查与监督管理机关 | 第22-23页 |
| 五、法律责任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我国当前广告语言的法律规制缺陷 | 第24-35页 |
| 一、《广告法》的不完善 | 第25-28页 |
| 二、广告审查与监管存在缺陷 | 第28-31页 |
| 三、行政处罚、强制措施的失当 | 第31-35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广告语言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35-40页 |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广告语言法律规范 | 第35-36页 |
| 一、细化法律规定,体现可操作性 | 第35页 |
| 二、增设规范化条款,建立语言文字判断标准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广告语言的监督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 一、设立广告用语审核部门 | 第36页 |
| 二、加强对广告语言文字使用的审查监管 | 第36-37页 |
| 第三节 完善广告语言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37-40页 |
| 一、重塑行政处罚机制 | 第37-38页 |
| 二、补充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