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简述 | 第11-18页 |
1.2.1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1.2.2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器构造及分离机理 | 第12-14页 |
1.2.3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分离模式 | 第14-16页 |
1.2.4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进样模式 | 第16页 |
1.2.5 高效毛细管电泳信号检测技术 | 第16-17页 |
1.2.6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特点 | 第17-18页 |
1.3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 | 第18-26页 |
1.3.1 在蛋白质及肽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2 在DNA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3 在离子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4 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5 在药物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1.3.6 在环境中的应用 | 第26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6-29页 |
2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3个产地沙棘果粉中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2.2.3 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30页 |
2.2.4 实验操作条件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2.3.1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31页 |
2.3.2 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31-35页 |
2.3.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的建立 | 第35页 |
2.3.4 精密度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2.3.5 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36-37页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7-39页 |
2.3.7 方法对比讨论 | 第39-40页 |
2.4 结论 | 第40-41页 |
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苹果不同部位4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 | 第41-51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2页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2-43页 |
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3.2.4 实验操作条件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3.3.1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43页 |
3.3.2 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43-45页 |
3.3.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第45-46页 |
3.3.4 精密度实验 | 第46页 |
3.3.5 回收率测定实验 | 第46-47页 |
3.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7-50页 |
3.4 结论 | 第50-51页 |
4 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检测决明子中5种蒽醌类成分 | 第51-61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4.2.1 设备与试剂 | 第52页 |
4.2.2 电泳操作条件 | 第52-53页 |
4.2.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4.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4.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53页 |
4.3.2 电泳分离条件的确定 | 第53-57页 |
4.3.3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57页 |
4.3.4 精密度实验 | 第57-58页 |
4.3.5 回收率实验 | 第58页 |
4.3.6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 第58-59页 |
4.4 结论 | 第59-61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