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7页 |
1.2 应用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1.3 阀门定位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4 系统辨识的目的 | 第9页 |
1.5 PID控制及参数整定技术发展 | 第9-10页 |
1.6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阀门定位器及调节阀的分析与建模 | 第12-21页 |
2.1 阀门定位器的作用 | 第12页 |
2.2 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2.3 I/P转换单元 | 第14-15页 |
2.4 调节阀性能分析 | 第15-18页 |
2.5 阀门定位器建模 | 第18-19页 |
2.6 调节阀建模 | 第19-20页 |
2.7 综合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阀门定位器的系统辨识 | 第21-28页 |
3.1 最小二乘法 | 第21-22页 |
3.2 切线法 | 第22-23页 |
3.3 两点法 | 第23-24页 |
3.4 特征面积法 | 第24-25页 |
3.5 辨识结果 | 第25-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阀门定位器控制算法及参数自整定研究 | 第28-38页 |
4.1 PID控制算法 | 第28-31页 |
4.2 PID参数整定 | 第31-36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阀门定位器控制参数自整定实验设计 | 第38-55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38-42页 |
5.2 实验编程设计 | 第42-46页 |
5.3 常规PID参数自整定实验分析 | 第46-48页 |
5.4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改进PID算法分析 | 第48-52页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