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孝《黄山图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戴本孝黄山题材绘画的成因 | 第15-31页 |
(一) 明清之际隐居皖南的遗民画家 | 第16-17页 |
(二) 经济繁荣与徽商的文化热情 | 第17-19页 |
(三) 戴本孝绘画的思想之源 | 第19-21页 |
(四) 怪奇险的黄山风貌 | 第21-22页 |
(五) 师承与交友关系 | 第22-31页 |
二、《黄山图册》的表现特色 | 第31-53页 |
(一) 画面的表现形式 | 第32-42页 |
1. 物象组合叠加的图式 | 第32-33页 |
2. 缭乱空间与模糊结构 | 第33-37页 |
3. 营造理想的太古天地 | 第37-40页 |
4. 渴笔淡墨抒写枯寂之风 | 第40-42页 |
(二) 与其他黄山题材画家的比较 | 第42-53页 |
1. 与渐江黄山图中方形山石之别 | 第42-45页 |
2. 与石涛黄山图中云海状貌之比 | 第45-48页 |
3. 与梅清黄山图中灵奇动态之异 | 第48-53页 |
三、静逸的审美境层建构 | 第53-65页 |
(一) 空寂的禅境体现 | 第54-57页 |
(二) 高旷的淡泊之韵 | 第57-60页 |
(三) 六法之外的冷逸表达 | 第60-61页 |
(四) 诗境与画境的融汇贯通 | 第61-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