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律例》中的封禁政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关于选题 | 第7-8页 |
(一) 课题来源 | 第7页 |
(二) 课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封禁政策与《蒙古律例》 | 第12-17页 |
第一节 何为“封禁政策” | 第12-15页 |
一、“封禁”之源头 | 第12-14页 |
二、“封禁政策”之于本文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蒙古律例》之于本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蒙古律例》之封禁条款 | 第17-32页 |
第一节 对行动自由的封禁 | 第17-20页 |
一、进口出口要登记 | 第17-19页 |
二、男婚女嫁有限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对经济发展的封禁 | 第20-29页 |
一、草原游牧有边界 | 第20-25页 |
二、资源开发成“隐患” | 第25-27页 |
三、经商贸易要凭票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对宗教与文化的封禁 | 第29-32页 |
一、对喇嘛的禁令 | 第29-30页 |
二、矛盾的文化政策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蒙古律例》之“再升级” | 第32-41页 |
第一节 《蒙古律例》升级内容 | 第33-36页 |
一、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 第34-35页 |
二、现实面前有所调整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版本升级的背后 | 第36-41页 |
一、人口流动是必然 | 第36-37页 |
二、经济发展不偶然 | 第37-38页 |
三、民族关系顺自然 | 第38页 |
四、特殊情况下的“流民”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关于封禁政策的反 | 第41-44页 |
一、古今封禁政策的对比 | 第41-42页 |
二、封禁政策的反思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