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概述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海洋工程水池 | 第11-14页 |
1.3 数值水池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4-16页 |
1.4 主动吸收造波技术研究发展 | 第16-18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高阶边界元法数值波浪水池的建立 | 第19-31页 |
2.1 数值波浪水池模型 | 第19-21页 |
2.1.1 流体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1.2 边界条件 | 第20-21页 |
2.2 自由面时间步进方法 | 第21-22页 |
2.3 边界积分方程的求解 | 第22-26页 |
2.3.1 角点问题的处理 | 第23页 |
2.3.2 流场变量的离散 | 第23-24页 |
2.3.3 边界的离散 | 第24-25页 |
2.3.4 边界元上的积分计算 | 第25-26页 |
2.4 造波板的运动规律 | 第26-27页 |
2.5 角点兼容性的处理以及自由面初始值的给定 | 第27-28页 |
2.6 自由面时间步进流程 | 第28-29页 |
2.7 时间步长的确定以及模型精度的校核 | 第29-3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数值造波模拟 | 第31-41页 |
3.1 线性行进波模拟 | 第31-33页 |
3.2 不规则波模拟 | 第33-37页 |
3.2.1 P-M海浪谱 | 第33-34页 |
3.2.2 不规则波数值仿真 | 第34-37页 |
3.3 孤立波模拟 | 第37-40页 |
3.3.1 造波运动边界 | 第38页 |
3.3.2 孤立波数值仿真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主动吸收造波方法 | 第41-57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时域控制方程”理论 | 第41-45页 |
4.3 “频域滤波器”理论 | 第45-46页 |
4.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46-50页 |
4.4.1 计算造波机传递函数 | 第46页 |
4.4.2 传递函数辨识 | 第46-50页 |
4.5 滤波器的校验 | 第50-52页 |
4.5.1 线性规则波验证 | 第50-51页 |
4.5.2 二阶Stokes波验证 | 第51-52页 |
4.5.3 三阶Stokes波验证 | 第52页 |
4.6 基于S面控制器的主动吸收造波 | 第52-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5章 主动吸收造波方法验证 | 第57-75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线性波浪主动吸收造波数值仿真 | 第57-68页 |
5.2.1 主动吸收造波数值水池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5.2.2 吸波效率的计算 | 第58-59页 |
5.2.3 “时域控制方程”方法数值验证 | 第59-63页 |
5.2.3.1 低反射条件下的模拟 | 第59-60页 |
5.2.3.2 全反射条件下的模拟 | 第60-63页 |
5.2.4 “频域滤波器”主动吸收造波数值仿真 | 第63-65页 |
5.2.5 “S面控制器”主动吸收造波数值仿真 | 第65-68页 |
5.3 非线性波浪的主动吸收造波探讨 | 第68-71页 |
5.3.1 低反射条件下的二阶Stokes波主动吸收验证 | 第68-70页 |
5.3.2 全反射条件下的二阶Stokes波主动吸收验证 | 第70-71页 |
5.4 主动吸收造波水槽试验 | 第7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