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式二级水电站发电量优化及短期发电量预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水电站发电控制现况 | 第10-12页 |
1.2.1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0-11页 |
1.2.2 自动发电控制和网调直调 | 第11页 |
1.2.3 梯级电站联合控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5页 |
第2章 径流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5-28页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5-16页 |
2.2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6-18页 |
2.2.1 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6-17页 |
2.2.2 工业网络 | 第17-18页 |
2.3 SOPLADROA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 第18-22页 |
2.4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改善 | 第22-25页 |
2.5 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站高级应用 | 第25-27页 |
2.6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径流式水电站的水位控制 | 第28-37页 |
3.1 水位控制在径流式水电站中的作用 | 第28-30页 |
3.2 基于模型的控制与无模型控制 | 第30-31页 |
3.3 以逐次逼近为理念的无模型水位控制 | 第31-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自动发电控制(AGC) | 第37-50页 |
4.1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的安全边界条件 | 第37-41页 |
4.2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的调节算法 | 第41-45页 |
4.3 基于AGC的水位控制操作流程 | 第45-46页 |
4.4 基于AGC的水位控制效果评价 | 第46-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流域联合运行中的发电量预测 | 第50-59页 |
5.1 流域联合运行 | 第50-51页 |
5.2 流域梯级短期发电量预测 | 第51-57页 |
5.3 流域梯级超短期发电量预测 | 第57-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