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高地应力判释技术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围岩松动圈理论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高地应力判释技术第14-22页
    2.1 高地应力判别标准第14-15页
    2.2 高地应力判别方法第15-18页
        2.2.1 现场测试法第15-17页
        2.2.2 理论分析法第17-18页
    2.3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高地应力判据理论第18-21页
        2.3.1 岩体强度估算方法第18-20页
        2.3.2 应力状态评价准则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松动圈分析第22-30页
    3.1 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石强度准则研究进展第22-24页
    3.2 基于高地应力条件下Hoek-Brown强度准则的修正第24-26页
        3.2.1 Hoek-Brown强度准则第24-25页
        3.2.2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修正第25-26页
    3.3 基于修正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围岩松动圈的理论分析第26-28页
        3.3.1 基本方程第27页
        3.3.2 弹性区分析第27页
        3.3.3 塑性区应力分析第27-28页
        3.3.4 塑性区半径和松动圈半径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工程实例第30-53页
    4.1 工程概况第30-31页
        4.1.1 工程地质条件第30页
        4.1.2 设计参数第30-31页
    4.2 地应力的判断第31-32页
    4.3 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理论计算第32-38页
        4.3.1 ZK163+868断面围岩松动圈计算分析第33-35页
        4.3.2 YK163+775断面围岩松动圈计算分析第35-38页
    4.4 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计算第38-44页
        4.4.1 模拟思路第38页
        4.4.2 计算程序及步骤第38页
        4.4.3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4.4.4 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1-44页
    4.5 现场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分析第44-51页
        4.5.1 测试方法及原理第44-45页
        4.5.2 监测方案第45-48页
        4.5.3 松动圈量测结果分析第48-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冻融循环对外墙保温板与结构层粘结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医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