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言 | 第13-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选题背景 | 第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PPP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方法和途径 | 第16页 |
一、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一) PPP模式的起源及概念 | 第16-18页 |
1、PPP模式的起源 | 第16-17页 |
2、PPP模式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PPP模式的功能与特征 | 第18-20页 |
1、PPP模式的功能 | 第18-19页 |
2、PPP模式的特征 | 第19-20页 |
(三) PPP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1、项目区分理论 | 第20-21页 |
2、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页 |
3、政府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4、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四) PPP模式法律关系解析 | 第22-24页 |
1、法律关系主体 | 第23页 |
2、法律关系客体 | 第23-24页 |
3、法律关系内容 | 第24页 |
(五) PPP模式的分类 | 第24-26页 |
1、特许经营 | 第24-25页 |
2、股权合作 | 第25-26页 |
3、购买服务 | 第26页 |
二、我国PPP模式运行状况与问题研究 | 第26-31页 |
(一) 我国PPP模式运行历史与立法现状 | 第26-29页 |
1、我国PPP模式运行历史 | 第26-27页 |
2、我国PPP模式立法现状 | 第27-29页 |
(二) 我国PPP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1、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29页 |
2、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 第29-30页 |
3、PPP协议性质不明确 | 第30页 |
4、PPP项目收益无保障 | 第30-31页 |
三、域外PPP模式发展情况及立法现状考察 | 第31-36页 |
(一) 英国 | 第31-32页 |
1、法律规范方面 | 第31页 |
2、实施机构方面 | 第31-32页 |
3、监管体制方面 | 第32页 |
4、争端解决方面 | 第32页 |
(二) 加拿大 | 第32-34页 |
1、法律规范方面 | 第33页 |
2、实施机构方面 | 第33页 |
3、政务公开方面 | 第33-34页 |
4、操作规则方面 | 第34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34-36页 |
1、法律规范方面 | 第34-35页 |
2、实施机构方面 | 第35页 |
3、责任划分方面 | 第35-36页 |
4、审计评价方面 | 第36页 |
四、我国PPP模式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36-44页 |
(一) 建立我国PPP模式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6-38页 |
1、消除法律冲突的需要 | 第36页 |
2、降低法律风险的需要 | 第36-37页 |
3、解决融资困境的需要 | 第37页 |
4、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 第37页 |
5、推广PPP适用的需要 | 第37页 |
6、具备统一立法的条件 | 第37-38页 |
(二) 建立我国PPP模式的法律制度 | 第38-44页 |
1、主体思路方面 | 第38页 |
2、制定程序方面 | 第38-39页 |
3、法律内容方面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