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4.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2 文章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概述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生鲜农产品 | 第19页 |
2.1.2 电子商务 | 第19页 |
2.1.3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 第19-20页 |
2.1.4 供应链及电子商务供应链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渠道权利 | 第21-22页 |
2.2.2 古诺模型 | 第22页 |
2.2.3 重复博弈 | 第22-23页 |
2.3 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基本模式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模式分析 | 第25-31页 |
3.1 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模式分析 | 第25-26页 |
3.1.1 不同供应链模式的产生原因 | 第25页 |
3.1.2 不同供应链模式的运行机制 | 第25-26页 |
3.1.3 同属一种新型的网络组织 | 第26页 |
3.2“电商企业+农户”模式 | 第26-28页 |
3.2.1“电商企业+农户”模式定义 | 第26-27页 |
3.2.2“电商企业+农户”模式优缺点 | 第27页 |
3.2.3“电商企业+农户”模式的分类 | 第27-28页 |
3.3 基于渠道权利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农户”运行绩效分析 | 第28-30页 |
3.3.1“电商企业+农户”模式运行绩效分析 | 第28-29页 |
3.3.2 引入合作社之后的模式运行绩效分析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农户收益水平的博弈分析 | 第31-36页 |
4.1 影响农户收益水平的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2“电商企业+农户”模式的农户收益水平分析 | 第32-34页 |
4.3 引入合作社后的农户收益水平分析 | 第34页 |
4.4 引入合作社前后农户收益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电商企业+农户”模式合同稳定性的重复博弈分析 | 第36-47页 |
5.1 契约合同交易情况 | 第36-37页 |
5.1.1 契约合约 | 第36页 |
5.1.2 合同背景描述 | 第36页 |
5.1.3 合同分析 | 第36-37页 |
5.2 模型假设及符号定义 | 第37-38页 |
5.2.1 模型假设 | 第37页 |
5.2.2 符号定义 | 第37-38页 |
5.3 电商企业与农户的决策分析 | 第38-41页 |
5.3.1 电商企业的决策分析 | 第38-40页 |
5.3.2 农户的决策分析 | 第40-41页 |
5.4 合同的稳定性分析 | 第41-44页 |
5.4.1 合同稳定的价格区间 | 第41-42页 |
5.4.2 影响价格区间的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5.5 引入合作社之后的稳定性分析 | 第44-4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7-50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建议 | 第47-49页 |
6.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