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航运管理体制论文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图示目录第12-13页
表格目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2 研究范围与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8-27页
        1.2.1 民航业的概念与范围界定第18-19页
        1.2.2 民航业的行业构成第19-20页
        1.2.3 民航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分析第20-24页
        1.2.4 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含义及范围界定第24-27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7-3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27-30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30-34页
        1.3.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第34-35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5-3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35页
        1.4.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1.4.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36页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36-39页
        1.5.1 论文的创新第36-37页
        1.5.2 论文研究的不足第37-39页
第2章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第39-62页
    2.1 制度的一般理论第39-43页
        2.1.1 制度的含义第39-40页
        2.1.2 制度的形成第40-42页
        2.1.3 制度的功能第42-43页
    2.2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43-57页
        2.2.1 制度变迁的含义第43页
        2.2.2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第43-50页
        2.2.3 制度变迁的动因第50-53页
        2.2.4 制度变迁的过程第53-55页
        2.2.5 制度变迁的方式第55-57页
    2.3 制度效率的理论基础第57-61页
        2.3.1 制度效率的含义第57-58页
        2.3.2 制度效率的决定第58-59页
        2.3.3 制度效率的递减规律第59-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3章 中国民航业的管制制度变迁历程及特征第62-79页
    3.1 中国民航业的管制制度变迁历程第62-71页
        3.1.1 变迁起点:1980年之前的状况第62-63页
        3.1.2 改革的第一阶段:1980年—1986年第63-64页
        3.1.3 改革的第二阶段:1987年—1997年第64-66页
        3.1.4 改革的第三阶段:1997年—2002年第66-69页
        3.1.5 改革的第四阶段:2002年之后第69-71页
    3.2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第71-77页
        3.2.1 渐进性与滞后性共存第71-73页
        3.2.2 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共存第73-74页
        3.2.3 制度真空与制度不协调现象共存第74-75页
        3.2.4 对旧制度和外生制度的安排存在着路径依赖第75-77页
        3.2.5 整个变迁的过程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增长第77页
    3.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动力、路径与演进逻辑第79-106页
    4.1 解释制度变迁的一个简单模型第79-85页
        4.1.1 基本假设第79-80页
        4.1.2 模型的建立与说明第80页
        4.1.3 均衡点的几何求解第80页
        4.1.4 均衡点的变动分析第80-81页
        4.1.5 约束条件的几种情况讨论第81-83页
        4.1.6 均衡点的集合与变动轨迹第83-84页
        4.1.7 模型的经济含义与解释第84-85页
    4.2 模型对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动力的实证解释第85-98页
        4.2.1 政府利益第85-89页
        4.2.2 制度变迁成本第89-97页
        4.2.3 开放带来的外部动力第97-98页
    4.3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与演进逻辑第98-101页
        4.3.1 中国民航业制度变迁的路径第98-99页
        4.3.2 中国民航业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第99-101页
    4.4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第101-105页
        4.4.1 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第102-103页
        4.4.2 变迁主体的有限理性第103-105页
    4.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5章 中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绩效第106-134页
    5.1 制度变迁绩效的理论概述第106-109页
        5.1.1 制度变迁绩效第106-108页
        5.1.2 制度变迁绩效的评价标准与原则第108-109页
    5.2 关于制度变迁绩效的文献回顾第109-112页
        5.2.1 关于行业制度变迁绩效的文献及评述第109-111页
        5.2.2 关于民航业制度变迁绩效的文献及评述第111-112页
    5.3 我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市场绩效检验第112-122页
        5.3.1 市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112-117页
        5.3.2 民航业管制制度指标的设定第117-118页
        5.3.3 影响市场绩效的其他因素及指标设定第118-122页
    5.4 我国民航业管制制度变迁绩效的实证分析第122-133页
        5.4.1 基本假设第122页
        5.4.2 检验模型的构建第122-124页
        5.4.3 数据说明与描述第124-126页
        5.4.4 计量结果与分析第126-133页
    5.5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第134-143页
    6.1 推进民航业管制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第134-141页
        6.1.1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管制制度第134-136页
        6.1.2 完善立法,冲破利益集团的阻力,推进改革进程第136-139页
        6.1.3 全面展开不同领域的改革,确保各种体制的协调性第139-141页
    6.2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41-143页
        6.2.1 主要结论第141-142页
        6.2.2 研究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附录A: 美国民航业放松管制的改革实践第153-164页
附录B: 欧洲民航业放松管制的改革实践第164-168页
附录C: 欧、美民航业管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168-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获奖情况第171-172页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流系统设计与作业优化研究
下一篇:沈阳市高端人才政策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