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旅大铁路沿线景观更新改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缘起第10-12页
        1.1.1 旅大铁路景观的危机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2-15页
        1.2.1 相关概念第12-14页
        1.2.2 研究范围第14-15页
    1.3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第15-20页
        1.3.1 理论研究第15-17页
        1.3.2 实践研究第17-20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页
    1.5 研究框架第21-24页
        1.5.1 篇章概述第21-23页
        1.5.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24-44页
    2.1 铁路景观更新改造的理论支撑第24-26页
        2.1.1 景观生态学第24页
        2.1.2 后工业景观第24-25页
        2.1.3 有机更新第25页
        2.1.4 美学和艺术思想第25-26页
    2.2 铁路景观改造方式与实践第26-32页
        2.2.1 铁路景观的生态恢复第26-28页
        2.2.2 铁路景观的地域性表达第28-29页
        2.2.3 场地原有设施的改造与利用第29-32页
    2.3 铁路景观更新模式与实践第32-41页
        2.3.1 改造成游憩步道第32-36页
        2.3.2 开发景观旅游专列第36-37页
        2.3.3 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留第37-39页
        2.3.4 改建为城市绿地公园第39-40页
        2.3.5 改建为城市轨道交通或道路第40-41页
    2.4 目前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3 旅大铁路景观调研与现状概况第44-59页
    3.1 旅大铁路景观调研内容第44-45页
    3.2 旅大铁路景观形成的背景第45-50页
        3.2.1 旅大铁路的历史第45-46页
        3.2.2 自然地理环境第46-47页
        3.2.3 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第47-50页
    3.3 旅大铁路景观构成要素第50-54页
        3.3.1 沿线主要车站第50-51页
        3.3.2 沿线自然景观第51-53页
        3.3.3 沿线人文景观第53-54页
    3.4 旅大铁路景观结构特征第54-56页
        3.4.1 旅大铁路的景观类型第54-55页
        3.4.2 旅大铁路的景观特征第55-56页
    3.5 旅大铁路景观存在的问题第56-57页
        3.5.1 有保护价值的车站被拆除第56-57页
        3.5.2 场地内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与破坏第57页
        3.5.3 各节点景观缺乏衔接第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4 旅大铁路车站景观的更新改造第59-74页
    4.1 车站整体景观更新改造策略第59-61页
        4.1.1 站台景观形态的更新第59-60页
        4.1.2 车站景观文化的再生第60-61页
        4.1.3 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第61页
    4.2 车站建筑的景观更新第61-65页
        4.2.1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第61-62页
        4.2.2 建筑景观的风格特色第62-63页
        4.2.3 具体车站景观更新可能性分析第63-65页
    4.3 车站周边景观资源整合第65-69页
        4.3.1 铁路附属设施的改造利用第65-66页
        4.3.2 旧有景观元素的适宜性设计第66页
        4.3.3 具体车站景观更新可能性分析第66-69页
    4.4 沿线乘降站的景观绿化第69-72页
        4.4.1 绿化与造景第69-70页
        4.4.2 生态环境恢复第70-71页
        4.4.3 具体车站景观更新可能性分析第71-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旅大铁路沿线景观的更新改造第74-90页
    5.1 旅大铁路沿线景观规划的总体思路第74-75页
        5.1.1 深度发掘文化历史内涵第74页
        5.1.2 整合生态景观资源第74-75页
        5.1.3 兼顾不同人群需求的人性场所第75页
    5.2 旅大铁路沿线景观串联的模式构建第75-80页
        5.2.1 选线范围的界定第75-77页
        5.2.2 开通旅大铁路景观专列第77-79页
        5.2.3 铁路沿线设游憩步道第79-80页
    5.3 旅大铁路沿线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第80-83页
        5.3.1 污染治理第80-81页
        5.3.2 植物配置第81-82页
        5.3.3 沿线景观的绿化第82-83页
    5.4 旅大铁路沿线历史景观的文脉延续第83-85页
        5.4.1 景观功能和形式的统一第83-84页
        5.4.2 原有景观空间肌理、形态的延续第84页
        5.4.3 人文景观要素的转化第84-85页
    5.5 景观节点间道路系统的建设第85-88页
        5.5.1 步行道的设计第85-86页
        5.5.2 自行车道的设计第86-87页
        5.5.3 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第87-88页
    5.6 本章小结第88-90页
6 旅大铁路景观更新改造步骤第90-94页
    6.1 旅大铁路景观更新改造的步骤第90-91页
        6.1.1 规划前期准备第90页
        6.1.2 总体目标定位第90页
        6.1.3 具体方案设计第90页
        6.1.4 项目建设实施第90-91页
    6.2 旅大铁路景观更新改造的后期管理第91-92页
        6.2.1 维护维修第91页
        6.2.2 安全管理第91-92页
        6.2.3 经营管理第92页
        6.2.4 计划和活动第92页
    6.3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结论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A 旅大铁路沿线景观调查清单第99-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干—支交叉口衔接模式及其适用性研究
下一篇:“江格尔”的数字化保护与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