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40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6页 |
1.2.1 地震动力响应的地形效应研究 | 第19-25页 |
1.2.2 地震动力响应的地质效应研究 | 第25-30页 |
1.2.3 地震动力响应的非线性特征研究 | 第30-33页 |
1.2.4 斜坡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 第33-35页 |
1.2.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38页 |
1.4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38-40页 |
第2章 岩质斜坡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40-80页 |
2.1 概述 | 第40-41页 |
2.2 振动台试验的岩质斜坡概化模型 | 第41-43页 |
2.3 振动台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 | 第43-48页 |
2.3.1 相似系数的定义 | 第43页 |
2.3.2 Buckingham π相似定理 | 第43-45页 |
2.3.3 振动台试验相似系数的确定 | 第45-48页 |
2.4 模型材料的确定及静力学特性试验 | 第48-49页 |
2.5 模型材料的动力特性试验 | 第49-55页 |
2.5.1 动三轴试验 | 第50-51页 |
2.5.2 材料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2.6 模型箱的选型及边界处理 | 第55-57页 |
2.7 试验设备及测试系统 | 第57-59页 |
2.7.1 地震模拟振动台特性 | 第57-59页 |
2.7.2 传感器类型 | 第59页 |
2.8 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59-64页 |
2.9 模型建造和传感器安装 | 第64-68页 |
2.9.1 模型建造 | 第64-65页 |
2.9.2 传感器的安装与埋设 | 第65-68页 |
2.10 输入波的选取及加载方案 | 第68-75页 |
2.10.1 输入波的选取 | 第68-72页 |
2.10.2 输入波的加载方案 | 第72-75页 |
2.11 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成果整理 | 第75-79页 |
2.11.1 模型试验过程 | 第75-76页 |
2.11.2 试验数据采集成果 | 第76-77页 |
2.11.3 试验数据的预处理 | 第77-79页 |
2.12 小结 | 第79-80页 |
第3章 岩质斜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地形效应研究 | 第80-120页 |
3.1 概述 | 第80页 |
3.2 分析数据的选取 | 第80-81页 |
3.3 时间域分析参数 | 第81-83页 |
3.3.1 峰值及其放大系数 | 第81-82页 |
3.3.2 Arias 强度及放大系数 | 第82-83页 |
3.4 频率域分析参数 | 第83-86页 |
3.4.1 傅里叶幅值谱 | 第83-85页 |
3.4.2 Hilbert-Huang 变换时频谱 | 第85-86页 |
3.5 坡表高程效应的时间域分析 | 第86-97页 |
3.5.1 水平向分量响应规律 | 第87-94页 |
3.5.2 竖直向分量响应规律 | 第94-97页 |
3.6 坡内高程效应的时间域分析 | 第97-109页 |
3.6.1 水平向分量响应规律 | 第98-104页 |
3.6.2 竖直向分量响应规律 | 第104-109页 |
3.7 地形效应的频率域分析 | 第109-118页 |
3.8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4章 岩质斜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地质效应研究 | 第120-158页 |
4.1 概述 | 第120-121页 |
4.2 岩性效应 | 第121-127页 |
4.2.1 水平分量响应规律 | 第121-124页 |
4.2.2 竖直分量响应规律 | 第124-127页 |
4.3 岩体层面结构效应 | 第127-135页 |
4.3.1 水平分量响应规律 | 第127-133页 |
4.3.2 竖直分量响应规律 | 第133-135页 |
4.4 软弱夹层效应 | 第135-157页 |
4.4.1 水平分量响应规律 | 第138-144页 |
4.4.2 竖直分量响应规律 | 第144-157页 |
4.5 小结 | 第157-158页 |
第5章 岩质斜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震源效应研究 | 第158-182页 |
5.1 概述 | 第158-159页 |
5.2 模型斜坡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59-167页 |
5.2.1 1 | 第160-163页 |
5.2.2 2 | 第163-167页 |
5.3 激振强度效应 | 第167-176页 |
5.3.1 水平分量响应规律 | 第167-172页 |
5.3.2 竖直分量响应规律 | 第172-176页 |
5.4 激振频率效应 | 第176-180页 |
5.4.1 水平分量响应规律 | 第176-178页 |
5.4.2 竖直分量响应规律 | 第178-180页 |
5.5 小结 | 第180-182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82-186页 |
致谢 | 第186-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