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锚杆支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18-43页 |
2.1 传统锚杆支护理论及支护设计方法 | 第18-23页 |
2.1.1 传统锚杆支护理论 | 第18-21页 |
2.1.2 支护设计方法 | 第21-22页 |
2.1.3 锚杆的支护形式 | 第22-23页 |
2.2 开挖扰动巷道围岩力学分析 | 第23-26页 |
2.3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 | 第26-30页 |
2.3.1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概述 | 第26-27页 |
2.3.2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与传统锚杆支护理论对比分析 | 第27页 |
2.3.3 锚杆加固区力学机理分析 | 第27-30页 |
2.4 传统锚杆支护理论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30-33页 |
2.5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33-42页 |
2.5.1 巷道围岩力学分析 | 第33-39页 |
2.5.2 巷道围岩稳定性判定 | 第39-42页 |
2.6 小结 | 第42-43页 |
3 锚杆加固区围岩支护参数设计及支护效果评价 | 第43-57页 |
3.1 锚杆加固区围岩变形分析 | 第43-47页 |
3.2 锚杆加固区围岩支护参数设计 | 第47-51页 |
3.2.1 传统支护围岩支护参数设计 | 第48-49页 |
3.2.2 加固区围岩支护参数设计 | 第49-50页 |
3.2.3 锚杆预张力的设计 | 第50-51页 |
3.3 围岩支护强度系数的提出 | 第51-52页 |
3.4 围岩支护强度系数的分析 | 第52-54页 |
3.4.1 传统支护理论设计的围岩支护强度系数分析 | 第52-53页 |
3.4.2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设计的围岩支护强度系数分析 | 第53-54页 |
3.5 巷道围岩支护效果评价 | 第54-56页 |
3.6 小结 | 第56-57页 |
4 禾草沟5号煤层辅运大巷围岩支护效果分析 | 第57-70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57-58页 |
4.2 禾草沟5号煤层辅运大巷围岩支护方案设计 | 第58-62页 |
4.2.1 传统支护理论设计方案 | 第58-60页 |
4.2.2 锚杆加固区围岩稳定理论支护设计方案 | 第60-62页 |
4.3 现场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 | 第62-69页 |
4.3.1 现场监测方案 | 第62-65页 |
4.3.2 监测结果 | 第65-68页 |
4.3.3 监测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4.4 小结 | 第69-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