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追加和变更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页
一、民事执行变更和追加当事人的概念第10-16页
    (一)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定义第10-12页
    (二)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相同点第12-13页
        1. 制度目的相同第12页
        2. 发生阶段相同第12-13页
        3. 救济保障相同第13页
    (三)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不同点第13-14页
        1. 追加与变更的原因不同第13页
        2. 追加与变更的主体范围不同第13-14页
    (四)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必要性和权力基础第14-16页
        1.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必要性第14-15页
        2.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权力基础第15-16页
二、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类别比较第16-21页
    (一) 当事人的继受人第16-19页
        1. 自然人作为执行当事人死亡的情形第17-18页
        2. 作为执行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情形第18-19页
    (二) 特定继受人第19-21页
        1. 执行名义确定的债权转让第19-20页
        2. 执行名义确定的债务转让第20-21页
三、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与变更的理论与法律根源第21-28页
    (一) 民事执行当事人追加和变更的程序法理论基础第21-25页
        1. 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第21-23页
        2. 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理论的反思第23-25页
    (二) 追加和变更执行当事人的实体法依据第25-26页
    (三) 我国的立法现状第26-28页
        1. 立法体例较为落后第27页
        2. 立法内容不完整第27-28页
        3. 救济程序不健全第28页
四、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追加或变更执行当事人注意的问题第28-31页
    (一)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不能清偿债务第29页
    (二) 作为被执行人的其他组织不能清偿债务第29-30页
        1. 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第29-30页
        2. 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者合伙型联营企业第30页
        3. 被执行人的其他组织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第30页
    (三) 因执行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第30-31页
结论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37页
研究生履历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及乳制品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法
下一篇:中兽医在宠物临床的应用现状调查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