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青海同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郭麻日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页
        1.3.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对象第12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第12页
        1.5.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性与价值第12页
        1.5.2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保护更新方法第12页
    1.6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2-15页
        1.6.1 传统村落第12-13页
        1.6.2 公共空间第13-14页
        1.6.3 保护与更新第14-15页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0页
        1.7.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7.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1.8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20-23页
        1.8.1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20-22页
        1.8.2 论文研究的框架第22-23页
第二章 青海同仁传统村落地域特征及保护现状研究第23-31页
    2.1 地理特征第24-25页
        2.1.1 地理位置第24页
        2.1.2 地形地貌第24页
        2.1.3 气候条件第24-25页
    2.2 文化特征第25-27页
        2.2.1 民族比例第25页
        2.2.2 宗教信仰第25-26页
        2.2.3 构成要素第26-27页
    2.3 经济特征第27页
        2.3.1 高原山地经济第27页
        2.3.2 旅游村落经济第27页
    2.4 类型特征第27-28页
        2.4.1 按历史遗产分类标准划分第27-28页
        2.4.2 按自然景观分类标准划分第28页
    2.5 青海同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第28-30页
        2.5.1 青海同仁传统村落申报情况第28-29页
        2.5.2 青海同仁传统村落相关保护措施第29-30页
    2.6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郭麻日村空间环境特征及公共空间价值分析第31-47页
    3.1 郭麻日村外部环境分析第31-33页
        3.1.1 地理位置第31页
        3.1.2 地形地貌第31-32页
        3.1.3 气候条件第32页
        3.1.4 自然资源第32-33页
    3.2 郭麻日村内部环境分析第33-44页
        3.2.1 历史沿革第33页
        3.2.2 宗教信仰第33-34页
        3.2.3 人文特色第34-36页
        3.2.4 空间结构第36-38页
        3.2.5 功能布局第38-39页
        3.2.6 街巷系统第39-40页
        3.2.7 历史建筑第40-44页
    3.3 公共空间与郭麻日村保护的关系第44-45页
        3.3.1 村落历史传承的脉络第44页
        3.3.2 村落功能特征的完善第44页
        3.3.3 村落人群活动的场所第44-45页
        3.3.4 村落特色文化的载体第45页
    3.4 公共空间在郭麻日村中的价值分析第45页
    3.5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特征研究第47-65页
    4.1 公共空间结构形态第47-54页
        4.1.1 点状公共空间第47-50页
        4.1.2 线状公共空间第50-52页
        4.1.3 面状公共空间第52-54页
    4.2 公共空间功能布局第54-57页
        4.2.1 宗教民俗型第56页
        4.2.2 生产活动型第56页
        4.2.3 日常休闲型第56-57页
    4.3 公共空间围合界面第57-58页
    4.4 公共空间中的绿地及公共设施第58-59页
    4.5 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第59页
    4.6 村民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调查第59-62页
        4.6.1 被调查的村民第60页
        4.6.2 村民对公共空间满意度分析第60-62页
    4.7 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第62-64页
        4.7.1 共性问题第62页
        4.7.2 自然环境方面第62-63页
        4.7.3 人工环境方面第63-64页
        4.7.4 人文环境方面第64页
    4.8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第65-83页
    5.1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原则第65-66页
        5.1.1 以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作为基础风貌第65页
        5.1.2 以公共空间作为村落特色展示平台第65页
        5.1.3 以村民活动作为村落空间主体第65-66页
    5.2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的保护第66-74页
        5.2.1 保护的方法第66-67页
        5.2.2 保护的内容与措施第67-74页
    5.3 郭麻日村公共空间的更新第74-82页
        5.3.1 公共空间的活力保持第74-76页
        5.3.2 公共空间的游线重组第76-78页
        5.3.3 公共空间的风貌传承第78-82页
    5.4 小结第82-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青海开木棋河中游西地区高精度磁测与成矿远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