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的哲学认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与简析 | 第10-14页 |
1.2.1 有关大数据概念及应用的综述 | 第10-11页 |
1.2.2 有关大数据特征的综述 | 第11页 |
1.2.3 大数据哲学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4 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与反思的综述 | 第12-13页 |
1.2.5 文献简析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2章 大数据走进哲学视域 | 第17-25页 |
2.1 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19页 |
2.1.1 大数据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第18-19页 |
2.2 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 第19-21页 |
2.2.1 大数据应用的领域 | 第19-20页 |
2.2.2 大数据的价值 | 第20-21页 |
2.3 大数据成为哲学研究对象 | 第21-24页 |
2.3.1 数据的历史演变 | 第21-23页 |
2.3.2 以大数据为哲学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对大数据的哲学分析 | 第25-38页 |
3.1 本体论层面 | 第25-29页 |
3.1.1 三个世界理论 | 第25-26页 |
3.1.2 大数据作为世界4 | 第26-28页 |
3.1.3 大数据作为世界4的特征 | 第28-29页 |
3.2 方法论层面 | 第29-33页 |
3.2.1 大数据思维及其特征 | 第29-31页 |
3.2.2 第四研究范式 | 第31-32页 |
3.2.3 大数据的方法论本质 | 第32-33页 |
3.3 诠释学层面 | 第33-37页 |
3.3.1 诠释学内涵 | 第33-34页 |
3.3.2 诠释学循环 | 第34-36页 |
3.3.3 大数据的诠释学本质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大数据为哲学带来的变革及反思 | 第38-46页 |
4.1 大数据为哲学带来的变革 | 第38-42页 |
4.1.1 思维方式的变革 | 第38-39页 |
4.1.2 科学方法论的变革 | 第39-40页 |
4.1.3 科学认识论的变革 | 第40-42页 |
4.2 对大数据的哲学反思 | 第42-45页 |
4.2.1 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 第42-44页 |
4.2.2 大数据的局限性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