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11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股权结构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14-22页 |
2.1 基本概念的梳理 | 第14-16页 |
2.1.1 股权结构 | 第14-15页 |
2.1.2 公司治理 | 第15页 |
2.1.3 公司绩效 | 第15-16页 |
2.1.4 并购 | 第16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并购动机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7-18页 |
2.2.4 流动性折价理论 | 第18页 |
2.3 股权结构影响并购溢价的机制 | 第18-21页 |
2.3.1 股权集中度与并购溢价 | 第18-19页 |
2.3.2 股权制衡度与并购溢价 | 第19页 |
2.3.3 实际控制人与并购溢价 | 第19页 |
2.3.4 股权流动性与并购溢价 | 第19-20页 |
2.3.5 转让股权比例与并购溢价 | 第20页 |
2.3.6 交易方式与并购溢价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 | 第22-37页 |
3.1 变量定义 | 第22-25页 |
3.1.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22-23页 |
3.1.2 解释变量选取 | 第23-24页 |
3.1.3 控制变量选取 | 第24-25页 |
3.2 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3.4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28-36页 |
3.4.1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总体描述性统计 | 第28-31页 |
3.4.2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描述性统计及对比分析 | 第31-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总体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4.1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37页 |
4.2 回归分析 | 第37-46页 |
4.2.1 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 第37-43页 |
4.2.2 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实证分析 | 第47-60页 |
5.1 主板实证分析 | 第47-55页 |
5.1.1 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回归分析 | 第47-51页 |
5.1.2 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 第51-55页 |
5.2 中小板实证分析 | 第55-57页 |
5.2.1 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5.2.2 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5.3 创业板实证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