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2.1 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测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2 房地产市场价格与银行信贷支持的关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3 银行体系金融压力与房地产市场之间传导机制的研究 | 第17-19页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3.1 商业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19-21页 |
3.1.1 商业银行的金融压力通过信贷过程传导 | 第19-20页 |
3.1.2 商业银行的金融压力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传导 | 第20-21页 |
3.2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21-25页 |
3.2.1 影子银行的金融压力通过信用创造传导 | 第21-23页 |
3.2.2 影子银行的金融压力通过证券化及抵押品渠道传导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压力测度 | 第25-41页 |
4.1 金融压力指数的若干概念 | 第25-26页 |
4.2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压力指数测度 | 第26-32页 |
4.2.1 商业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指标的选取 | 第26-27页 |
4.2.2 商业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权重的确定 | 第27页 |
4.2.3 商业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 第27-30页 |
4.2.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30-32页 |
4.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压力指数测度 | 第32-34页 |
4.3.1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指标的选取 | 第32页 |
4.3.2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权重的确定 | 第32页 |
4.3.3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 第32-33页 |
4.3.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4.4 房地产市场表现的评价指标测度 | 第34-41页 |
4.4.1 房地产市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第34-35页 |
4.4.2 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化程度的测度 | 第35-39页 |
4.4.3 我国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评价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银行体系金融压力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1-48页 |
5.1 数据的平稳性及ADF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5.2 构建VAR模型 | 第42-43页 |
5.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43-46页 |
5.4 方差分解检查 | 第46-47页 |
5.5 实证结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相关的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6.2.1 重点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关注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 第49页 |
6.2.2 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 | 第49-50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