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职业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引言第7-13页
    1.1 问题提出第7-10页
        1.1.1 大学生就业现状第7-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9页
        1.1.3 现有研究概况第9-10页
    1.2 理论基础第10-11页
    1.3 关键概念第11-13页
        1.3.1 职业兴趣第11-12页
        1.3.2 职业社会支持第12页
        1.3.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2.1 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与表现第13-15页
        2.1.1 职业兴趣的结构第13-14页
        2.1.2 大学生职业兴趣的表现第14-15页
    2.2 社会支持对职业兴趣的预测作用第15-16页
    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16-19页
        2.3.1 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第16-17页
        2.3.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兴趣显著相关第17-19页
3 《大学生职业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第19-26页
    3.1 问卷的维度第19-20页
    3.2 前期访谈第20-21页
        3.2.1 结构化访谈提纲的编制第20页
        3.2.2 访谈的实施第20-21页
    3.3 问卷初稿的编制第21-22页
    3.4 预测及分析第22-25页
        3.4.1 问卷预测第22页
        3.4.2 项目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第22-25页
    3.5 正式问卷的确定第25-26页
4 职业社会支持对职业兴趣的影响机制第26-39页
    4.1 研究对象第26页
    4.2 研究工具第26-27页
        4.2.1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第26页
        4.2.2 大学生职业社会支持问卷第26-27页
        4.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表)第27页
    4.3 研究程序第27页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7-28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4.5.1 大学生职业兴趣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第28-29页
        4.5.2 大学生职业兴趣的表现第29页
        4.5.3 职业社会支持显著预测大学生职业兴趣第29-33页
        4.5.4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33-39页
5 总讨论第39-46页
    5.1 大学生职业兴趣的表现第39页
    5.2 大学生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第39-40页
    5.3 职业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职业兴趣的预测作用第40-42页
        5.3.1 职业社会支持与职业兴趣显著相关第40-41页
        5.3.2 职业社会支持正向预测职业兴趣第41-42页
    5.4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第42-44页
    5.5 研究启示第44-46页
        5.5.1 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启示第44-45页
        5.5.2 对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验证第45-4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6.1 研究的结论第46页
    6.2 研究的意义第46-47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7-48页
        6.3.1 本研究的不足第47页
        6.3.2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51-52页
附录2 《大学生职业社会支持问卷》初稿第52-55页
附录3 《大学生职业社会支持问卷》终稿第55-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以江苏Y小学六年级为例
下一篇:手风琴演奏法国香颂乐曲的技术与风格研究--以《回忆雅克布莱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