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制度的显性化演变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显隐筹集制度优劣分析 | 第12-13页 |
一、隐性筹集制度分析 | 第12-13页 |
二、显性筹集制度分析 | 第13页 |
第二节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制度的显性化历程 | 第13-16页 |
一、初创阶段(1995年—2004年) | 第14页 |
二、充实和完善阶段(2005年—2008年) | 第14-15页 |
三、公司化管理阶段(始于2009年)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各阶段特点及当前的建设重点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制度参与主体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机构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对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我国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第19-22页 |
第四章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时点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筹集时点差异的制度优劣分析 | 第22-24页 |
一、事前筹集制度 | 第22-23页 |
二、事后筹集制度 | 第23-24页 |
三、混合筹集制度 | 第24页 |
第二节 筹集时点制度设计的各国实践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筹集时点制度实践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五章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规模 | 第27-44页 |
第一节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筹集规模情况统计分析 | 第27-31页 |
一、财产保险保障基金 | 第27-29页 |
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保险保障基金适度规模测算 | 第31-44页 |
一、保险公司破产或被撤销的概率 | 第31-34页 |
二、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成本 | 第34-39页 |
三、我国保险保障基金2010年适度规模测算 | 第39-44页 |
第六章 保险保障基金计费基础和费率结构 | 第44-51页 |
第一节 保险保障基金计费基础 | 第44-46页 |
一、计费基础常见指标 | 第44页 |
二、常见指标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结构 | 第46-51页 |
一、保险业务固有风险水平维度上的费率结构 | 第46-47页 |
二、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水平维度上的费率结构 | 第47页 |
三、我国风险费率制度安排 | 第47-51页 |
第七章 保险保障基金紧急融资制度 | 第51-54页 |
第一节 紧急融资渠道问题研究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紧急融资制度实践 | 第52-5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