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引言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10页 |
2.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描述 | 第10-1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2.1.1 马克思的生产理论 | 第10页 |
2.1.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0-11页 |
2.1.3 收支精算平衡理论 | 第11页 |
2.2 相关概念描述 | 第11-13页 |
2.2.1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描述 | 第11-13页 |
2.2.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做空”与“做实” | 第13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3.1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3.2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3.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5页 |
3.1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3.2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所存在的问题 | 第18-25页 |
3.2.1 严重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 第18-20页 |
3.2.2 做实个人账户面临的困难 | 第20-22页 |
3.2.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 第22-25页 |
4.名义账户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应用 | 第25-33页 |
4.1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25-28页 |
4.1.1 制度运行机制 | 第25-27页 |
4.1.2 财务稳定机制 | 第27-28页 |
4.2 名义账户制度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 第28-29页 |
4.3 名义账户制度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应用 | 第29-33页 |
4.3.1 名义账户制度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 第29-30页 |
4.3.2 名义账户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 第30-33页 |
5.名义账户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54页 |
5.1 名义账户制度下养老保险基金年度收支平衡性分析 | 第33-48页 |
5.1.1 名义账户制度下养老保险年度收入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5.1.2 名义账户制度下养老保险年度支出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5.1.3 名义账户制度下精算模型中各变量及参数的设定 | 第35-42页 |
5.1.4 名义账户制度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性分析 | 第42-48页 |
5.2 名义账户制度运行的影响性分析 | 第48-50页 |
5.2.1 名义账户运行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2 名义账户运行对资本投资市场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名义账户制度的适用性分析 | 第50-52页 |
5.3.1 符合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 | 第50-51页 |
5.3.2 名义账户制度改革的成本较小 | 第51页 |
5.3.3 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51-52页 |
5.4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制约因素 | 第52-54页 |
6.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6.2.1 建立适合中国养老保险名义账户的配套机制 | 第55页 |
6.2.2 以名义账户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55-56页 |
6.2.3 延长退休年龄与名义账户相结合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 | 第56页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