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SNARC效应的属性 | 第11-19页 |
1.1.1 SNARC效应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 第11-16页 |
1.1.2 SNARC效应的灵活性 | 第16-19页 |
1.1.3 SNARC效应的发展研究 | 第19页 |
1.2 SNARC效应的研究范式 | 第19-21页 |
1.2.1 快速呈现刺激分类范式 | 第19-20页 |
1.2.2 数字比较范式 | 第20页 |
1.2.3 目标探测实验范式 | 第20页 |
1.2.4 数字Stroop实验范式 | 第20-21页 |
1.3 SNARC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1.3.1 心理数字线假设 | 第21-22页 |
1.3.2 两极对立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23-27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3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2.3.2 现实意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数字SNARC效应中大小与顺序信息的分离研究 | 第27-35页 |
3.1 实验一东经和西经经度数分类任务中的SNARC效应 | 第27-30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1.2 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3.1.3 讨论 | 第29-30页 |
3.2 实验二汉语和日语评定等级数分类任务中的SNARC效应 | 第30-35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3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2.3 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3.2.4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SNARC效应中空间顺序信息的影响:基于不同参考标准下字母SNARC效应的比较研究 | 第35-39页 |
4.1 实验三以字母表为参考标准下的字母SNARC效应 | 第35-37页 |
4.1.1 方法 | 第35-36页 |
4.1.2 结果分析 | 第36页 |
4.1.3 讨论 | 第36-37页 |
4.2 实验四以英语单词为参考标准下的字母SNARC效应 | 第37-39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4.2.2 方法 | 第37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2.4 讨论 | 第38-39页 |
第五章SNARC效应中时间顺序信息的影响 | 第39-42页 |
5.1 实验五时间先后顺序对SNARC效应的影响 | 第39-42页 |
5.1.1 目的 | 第39页 |
5.1.2 方法 | 第39-40页 |
5.1.3 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1.4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42-46页 |
6.1 综合讨论 | 第42-44页 |
6.2 结论 | 第44页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