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自闭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 第12-13页 |
1.1.2 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存在误解 | 第13-14页 |
1.1.3 媒体对疾病及弱势群体的报道存在偏差 | 第14-15页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15-16页 |
1.3 关键概念阐释 | 第16-19页 |
1.3.1 自闭症的定义 | 第16-18页 |
1.3.2 媒介形象 | 第18-1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1.4.1 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 第19页 |
1.4.2 自闭症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4.3 自闭症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3-32页 |
1.5.1 内容分析法 | 第23页 |
1.5.2 文本分析法 | 第23-24页 |
1.5.3 研究样本与分析单位 | 第24-25页 |
1.5.4 研究类目建构与操作 | 第25-30页 |
1.5.5 信度检验 | 第30-32页 |
第2章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自闭症报道情况分析 | 第32-55页 |
2.1 两者自闭症报道数量与形式分析 | 第32-36页 |
2.1.1 两者报道数量分析 | 第32-34页 |
2.1.2 两者报道版面分析 | 第34-35页 |
2.1.3 两者报道形式分析 | 第35-36页 |
2.2 两者自闭症报道主题与语气分析 | 第36-46页 |
2.2.1 两者报道主题分析 | 第36-41页 |
2.2.2 两者报道消息来源分析 | 第41-43页 |
2.2.3 两者报道语气分析 | 第43-46页 |
2.3 两者自闭症报道问题分析 | 第46-51页 |
2.3.1 报道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2.3.2 问题报道文本分析 | 第48-51页 |
2.4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自闭症患者形象分析 | 第51-55页 |
2.4.1 自闭症患者正面形象呈现 | 第51-52页 |
2.4.2 自闭症患者负面形象呈现 | 第52-55页 |
第3章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报道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 | 第55-61页 |
3.1 两者自闭症报道对比分析 | 第55-59页 |
3.1.1 报道均以正面语气为主,并未出现“污名化” | 第55-56页 |
3.1.2 《羊城晚报》报道量因节日、突发事件变化明显,《联合晚报》则无明显趋势 | 第56-57页 |
3.1.3 《羊城晚报》报道标签化严重,《联合晚报》报道多使用煽情标题 | 第57-59页 |
3.2 两者自闭症报道问题成因分析 | 第59-61页 |
3.2.1 媒体倾向于选择易包装的论题与事件报道 | 第59-60页 |
3.2.2 记者专业素养不高,选题没有深度和广度 | 第60-61页 |
第4章 研究结论及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建议 | 第61-65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4.2 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建议 | 第62-65页 |
4.2.1 加强对自闭症的日常关注,报道应去“节日化” | 第62-63页 |
4.2.2 提高记者专业素养,注重报道科学性 | 第63-64页 |
4.2.3 丰富报道形式,体现报道深度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