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参政权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关键术语界定 | 第13-15页 |
| 2 中国女性参政权发展现状 | 第15-24页 |
| ·中国女性参政权的立法保障 | 第15-18页 |
| ·中国女性参政权的实践状况 | 第18-24页 |
| 3 中国女性参政权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 ·女性参政权立法体系尚不完善 | 第24-25页 |
| ·女性参政权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 | 第25-26页 |
| ·女性参政权法律用语"男性化" | 第26-27页 |
| ·女性参政权实现程度不理想 | 第27-28页 |
| ·女性参政权的行使动因不足 | 第28-30页 |
| 4 制约中国女性参政权的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 ·法律建构受传统性别观念制约 | 第30-31页 |
| ·对性别配额制认识和利用不足 | 第31-32页 |
| ·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32-33页 |
| ·政策制度中不合理规定的限制 | 第33-35页 |
| ·女性自身性别角色定位的矛盾 | 第35-37页 |
| 5 促进中国女性参政权的建议 | 第37-43页 |
| ·完善女性参政权立法体系 | 第37-38页 |
| ·确立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则 | 第38-39页 |
| ·采用性别敏感的立法技术 | 第39-40页 |
| ·建立有效的配套执行制度 | 第40-41页 |
| ·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注释 | 第44-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