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不同震源类型的可视化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波形数据可视化第8-9页
        1.1.1 波形数据预处理第8-9页
        1.1.2 波形映射变换及生成图像第9页
    1.2 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震源形成机制第9-10页
    1.3 当今可视化震源识别的研究发展状况第10-13页
        1.3.1 二维波形数据可视化第10-11页
        1.3.2 三维波形数据可视化第11-13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3-15页
        1.4.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两类震源事件原始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第15-25页
    2.1 选取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震源的原始数据第15-17页
    2.2 不同震源类型的频谱范围研究第17-18页
    2.3 不同震源类型原始数据的预处理第18-25页
        2.3.1 经验模态分解第18-20页
        2.3.2 基于EMD的小波降噪方法第20-25页
第3章 对称点模式的可视化识别原理第25-39页
    3.1 对称点模式原理第25-30页
        3.1.1 时域波形转换算法第26-29页
        3.1.2 极坐标映射图第29-30页
    3.2 基于变异系数的识别原理第30-31页
    3.3 拐角频率的识别原理第31-36页
        3.3.1 拐角频率特征第32-34页
        3.3.2 最小二乘法第34-36页
    3.4 FISHER分类器的分类原理第36-39页
第4章 不同震源类型的可视化识别过程与结果第39-47页
    4.1 不同震源类型的台站对称点模式图形第39页
    4.2 多个台站综合对称点模式视图第39-44页
    4.3 对称点模式实验结果第44页
    4.4 不同震源的单个SDP图识别第44-47页
第5章 基于对称点模式图的变异系数和拐角频率的对比实验第47-53页
    5.1 基于对称点模式图的变异系数分类实验第47-49页
    5.2 拐角频率与变异系数的结合识别震源类型的实验第49-51页
    5.3 基于FISHER分类器的两类震源类型的识别实验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轨道交通站点的需求响应型接驳公交系统调度方法
下一篇:血清PSA值在前列腺穿刺患者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