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技术发展和应用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19-33页 |
2.1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系统构成 | 第19-21页 |
2.2 超声变幅杆设计 | 第21-24页 |
2.2.1 超声变幅杆纵振动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超声变幅杆设计理论 | 第22-24页 |
2.3 超声变幅杆仿真分析 | 第24-27页 |
2.4 特制超声变幅杆纵向振动性能试验研究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理论研究 | 第33-45页 |
3.1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下单磨粒磨削轨迹分析 | 第33-37页 |
3.1.1 单磨粒磨削过程分析及运动方程建立 | 第34-35页 |
3.1.2 单磨粒磨削轨迹仿真分析 | 第35-37页 |
3.2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单磨粒磨削力研究 | 第37-43页 |
3.2.1 普通砂带磨削单磨粒磨削力数学模型建立 | 第38-41页 |
3.2.2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单磨粒磨削力数学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超声振动辅助砂带单磨粒磨削仿真分析 | 第45-63页 |
4.1 砂带单磨粒磨削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45-46页 |
4.2 砂带单磨粒磨削仿真有限元模型 | 第46-49页 |
4.2.1 试件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2.2 试件材料断裂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4.2.3 磨粒与试件接触摩擦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3 砂带单磨粒磨削仿真模型建立 | 第49-52页 |
4.3.1 单磨粒磨削二维仿真模型 | 第49-50页 |
4.3.2 单磨粒磨削仿真参数 | 第50-52页 |
4.4 砂带单磨粒磨削仿真分析 | 第52-61页 |
4.4.1 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52-58页 |
4.4.2 磨粒磨削速度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4.4.3 振动振幅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磨削力与加工表面质量实验研究 | 第63-79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63-66页 |
5.2 磨削参数对砂带磨削力影响的实验分析 | 第66-70页 |
5.2.1 磨削参数对砂带磨削力的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5.2.2 超声振动对磨削力的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5.2.3 超声振动对磨削力比的影响分析 | 第69-70页 |
5.3 磨削参数对砂带磨削表面质量影响实验分析 | 第70-76页 |
5.3.1 两种加工方式下试件表面形貌分析 | 第70-73页 |
5.3.2 试件表面粗糙度测量 | 第73-74页 |
5.3.3 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