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前言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公共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超长框架结构温度应力作用分析 | 第17-36页 |
2.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17-21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17-19页 |
2.1.2 温度应力对超长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19-21页 |
2.2 温度应力作用参数的确定 | 第21-25页 |
2.2.1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的确定 | 第21-23页 |
2.2.2 季节温差的确定 | 第23页 |
2.2.3 日照温差的确定 | 第23页 |
2.2.4 结构温度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2.2.5 混凝土徐变作用下温度效应折减系数 | 第24页 |
2.2.6 综合温差 | 第24-25页 |
2.3 温度效应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 第25-29页 |
2.3.1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25-26页 |
2.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2.3.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29页 |
2.4 结构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4.1 温度效应变形和位移分析 | 第29-31页 |
2.4.2 温度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2.5 超长框架结构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 第33-36页 |
2.5.1 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 第33-34页 |
2.5.2 本工程采取的措施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平面不规则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 第36-51页 |
3.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36-39页 |
3.1.1 概述 | 第36-37页 |
3.1.2 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判定 | 第37-39页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分析 | 第39-50页 |
3.2.1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的原理 | 第39-42页 |
3.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3.2.3 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分析 | 第45-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大跨度现浇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楼盖研究 | 第51-64页 |
4.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51-58页 |
4.1.1 概述 | 第51-52页 |
4.1.2 空心楼盖的三种计算方法原理 | 第52-55页 |
4.1.3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取 | 第55-56页 |
4.1.4 楼盖楼盖边支撑体系方案的确定 | 第56-58页 |
4.2 空心楼盖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4.2.1 空心楼盖内力分析 | 第58-59页 |
4.2.2 空心楼盖变形分析 | 第59-60页 |
4.2.3 空心楼盖挠度的计算 | 第60-62页 |
4.2.4 空心楼盖构造措施 | 第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现浇大跨度混凝土预应力悬挑梁研究 | 第64-80页 |
5.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64-70页 |
5.1.1 概述 | 第64-65页 |
5.1.2 结构方案的选择 | 第65-70页 |
5.2 大跨度混凝土预应力变截面悬挑梁静力特性研究 | 第70-75页 |
5.2.1 计算参数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5.2.2 变截面混凝土斜梁应力分析 | 第72-74页 |
5.2.3 变截面混凝土悬挑斜梁配筋及构造 | 第74-75页 |
5.3 大跨度预应力变截面悬挑斜梁动力特性研究 | 第75-79页 |
5.3.1 变截面混凝土悬挑梁人致振动分析 | 第75-76页 |
5.3.2 变截面混凝土悬挑梁竖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76-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