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直线电机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1.3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第14-16页 |
1.4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干扰抑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及扰动响应 | 第18-38页 |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第19-29页 |
2.1.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坐标变换原理 | 第22-24页 |
2.1.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1.3 id=0的控制方法与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25-29页 |
2.2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 | 第29-34页 |
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 第34-37页 |
2.4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下的扰动响应 | 第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模糊二自由度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扰动抑制系统设计 | 第38-57页 |
3.1 二自由度控制原理 | 第38-40页 |
3.2 二自由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40-43页 |
3.2.1 设定值滤波器型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 | 第41-43页 |
3.3 基于二自由度PID算法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模型 | 第43页 |
3.4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3-47页 |
3.4.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44-47页 |
3.5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 第47-52页 |
3.6 模糊控制器参数选择原则 | 第52-54页 |
3.7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糊二自由度PID控制模型 | 第54-55页 |
3.8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糊二自由度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二自由度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5页 |
4.1 半实物仿真技术 | 第57-59页 |
4.2 AD5435实时仿真机简介 | 第59-61页 |
4.3 基于AD5435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糊二自由度控制系统 | 第61-64页 |
4.3.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3.2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 | 第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5-66页 |
5.2 待研究的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