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木进口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1.5.1 可能的创新 | 第19-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原木进口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原木当量 | 第21页 |
2.1.2 原木进出口贸易 | 第21-22页 |
2.1.3 风险 | 第22-23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贸易安全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林业产业结构理论 | 第24-25页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3 我国原木进口贸易现状 | 第27-33页 |
3.1 原木产量及国内消费量 | 第27-28页 |
3.2 原木进口结构及来源 | 第28-31页 |
3.2.1 原木进口材种结构 | 第28-29页 |
3.2.2 原木进口集中度及对外依存度 | 第29-31页 |
3.3 小结 | 第31-33页 |
4 原木进口风险因素分析 | 第33-44页 |
4.1 国家风险 | 第33页 |
4.2 法律风险 | 第33-34页 |
4.3 资源风险 | 第34页 |
4.4 经济风险 | 第34-38页 |
4.4.1 宏观因素 | 第34-36页 |
4.4.2 微观因素 | 第36-38页 |
4.5 原木进口风险指数测度 | 第38-42页 |
4.5.1 HHI指数与S-W指数 | 第38-39页 |
4.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39-40页 |
4.5.3 原木进口风险评价 | 第40-42页 |
4.6 小结 | 第42-44页 |
5 原木进口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4-53页 |
5.1 变量选取 | 第44-45页 |
5.2 模型构建 | 第45页 |
5.3 数据说明 | 第45-48页 |
5.4 实证分析及结果评价 | 第48-51页 |
5.4.1 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5.4.2 结果评价 | 第51页 |
5.5 小结 | 第51-53页 |
6 政策及建议 | 第53-58页 |
6.1 应对国家及资源风险的策略 | 第53-54页 |
6.1.1 提高国内木材供给能力 | 第53页 |
6.1.2 进口来源多元化 | 第53-54页 |
6.1.3 加速木材产业转型升级 | 第54页 |
6.2 应对法律法规风险的策略 | 第54页 |
6.3 应对经济风险的策略 | 第54-58页 |
6.3.1 宏观对策 | 第54-55页 |
6.3.2 微观对策 | 第55-5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结论 | 第58-59页 |
7.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表A: | 第66-6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