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大麦论文

大麦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黄花叶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0页
    1 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第7-11页
        1.1 株高第7-8页
        1.2 主穗长第8页
        1.3 穗下节间长第8-9页
        1.4 主穗粒数第9页
        1.5 单株穗数第9页
        1.6 千粒重第9-10页
        1.7 穗密度第10页
        1.8 棱型第10-11页
        1.9 QTL热点区域第11页
    2 大麦黄花叶病研究进展第11-15页
        2.1 大麦黄花叶病病毒第11-12页
        2.2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和危害第12-13页
        2.3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第13页
        2.4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定位研究进展第13-15页
    3 数量性状位点研究第15-19页
        3.1 QTL定位原理第15页
        3.2 数量性状基因克隆第15-18页
            3.2.1 QTL的初步定位第15-16页
            3.2.2 QTL的精细定位第16-17页
            3.2.3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验证第17-18页
        3.3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18-19页
            3.3.1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第18页
            3.3.2 展望第18-19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大麦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0-27页
    1 试验材料第20页
    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0-23页
        2.1 田间试验设计第20页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0-21页
        2.3 DNA扩增第21-22页
        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22-23页
        2.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25页
        3.1 SSR引物的筛选和多态性分析第23-24页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4-25页
    4 小结与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第27-43页
    1 试验材料第27页
    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7-28页
        2.1 田间试验设计第27页
        2.2 农艺性状调查第27-28页
        2.3 统计分析方法第28页
        2.4 QTL分析方法第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0页
        3.1 DH群体及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分析第28-33页
            3.1.1 DH群体及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第28-29页
            3.1.2 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第29-31页
            3.1.3 DH群体及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频数分布第31-32页
            3.1.4 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3.2 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第33-39页
            3.2.1 株高第33-34页
            3.2.2 主穗长第34-35页
            3.2.3 穗下节间长第35-36页
            3.2.4 单排粒数第36-37页
            3.2.5 单株穗数第37页
            3.2.6 着粒密度第37-38页
            3.2.7 千粒重第38-39页
        3.3 棱型QTL初步定位第39页
        3.4 QTL热点区域第39-4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0-43页
        4.1 QTL与环境互作的重要性第40页
        4.2 大麦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的比较第40-41页
        4.3 大麦棱型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第41页
        4.4 大麦主要农艺性状QTL的热点区域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第43-51页
    1 试验材料第43页
    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43-44页
        2.1 田间试验设计第43页
        2.2 大麦黄花叶病病情调查第43-44页
        2.3 统计分析方法第44页
        2.4 QTL分析方法第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3.1 DH群体及亲本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的表型数据分析第44-47页
            3.1.1 DH群体及亲本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的表现第44-45页
            3.1.2 DH群体在不同调查时期病情指数的方差分析第45页
            3.1.3 DH群体及亲本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的频数分布第45-47页
        3.2 DH群体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的QTL定位分析第47-4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9-51页
        4.1 环境因素对大麦黄花叶病的影响第49页
        4.2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的等位性分析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PCAIDS模型的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以中国电冰箱行业为例
下一篇:中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