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选题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2.2 时间范畴 | 第12页 |
1.2.3 空间范畴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与学术基础 | 第13-21页 |
1.3.1 广州西关大屋的相关研究 | 第13-19页 |
1.3.2 广府民居建筑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3.3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近代转型的相关研究 | 第20页 |
1.3.4 其它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4.1 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 第21页 |
1.4.2 扩展研究建议 | 第21-22页 |
1.4.3 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清末民国的广州西关与河南新居住区 | 第24-56页 |
2.1 清末以前的西关与河南 | 第25-31页 |
2.1.1 西关 | 第25-28页 |
2.1.2 河南 | 第28-31页 |
2.2 清末民国西关与河南新居住区的开辟与发展 | 第31-40页 |
2.2.1 开辟——清道光、咸丰年间(1820s-1860s) | 第31-34页 |
2.2.2 急速扩张——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s-1910s) | 第34-37页 |
2.2.3 转变——中华民国时期(1910s至1940s) | 第37-40页 |
2.3 新居住区的典型居住街区 | 第40-51页 |
2.3.1 新十五、十六甫 | 第40-45页 |
2.3.2 逢源区 | 第45-51页 |
2.4 对比:广州城其它的近代居住街区 | 第51-55页 |
2.4.1 民国模范住宅区-以盐运西街区为例 | 第51-53页 |
2.4.2 近代商住街区-以昌兴街为例 | 第53-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基本建筑形制 | 第56-89页 |
3.1 空间构成要素 | 第57-62页 |
3.1.1 厅 | 第57-60页 |
3.1.2 房 | 第60-61页 |
3.1.3 天井与青云巷 | 第61-62页 |
3.2 空间组织方式 | 第62-69页 |
3.2.1 间与进 | 第62-63页 |
3.2.2 平面格局 | 第63-68页 |
3.2.3 剖面设计 | 第68-69页 |
3.3 建筑立面形式 | 第69-72页 |
3.3.1 正立面 | 第69-72页 |
3.3.2 侧立面 | 第72页 |
3.4 建筑结构与构造 | 第72-74页 |
3.4.1 建筑结构 | 第72-73页 |
3.4.2 墙体构造 | 第73-74页 |
3.4.3 地面构造 | 第74页 |
3.4.4 屋面构造 | 第74页 |
3.5 室内装饰装修 | 第74-78页 |
3.5.1 神龛与神楼 | 第75页 |
3.5.2 木装修 | 第75-76页 |
3.5.3 门窗装饰 | 第76-77页 |
3.5.4 墙身彩画 | 第77-78页 |
3.6 营造尺度 | 第78-82页 |
3.6.1 建筑平面基本尺度 | 第78-80页 |
3.6.2 建筑正立面基本尺度 | 第80页 |
3.6.3 建筑剖面基本尺度 | 第80-82页 |
3.7 西关大屋与其它广府民居 | 第82-86页 |
3.7.1 西关大屋与广府传统多进天井院落式民居 | 第82-84页 |
3.7.2 西关大屋与竹筒屋 | 第84-8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四章 广州西关大屋民居建筑形制的演变 | 第89-109页 |
4.1 前期(1910s-1920s) | 第89-98页 |
4.1.1 建筑空间的集约化 | 第90-94页 |
4.1.2 建筑形象与室内装修的西化 | 第94-97页 |
4.1.3 新建筑材料的使用 | 第97-98页 |
4.2 后期(1920s-1940s) | 第98-107页 |
4.2.1 传统居住空间格局的逐步瓦解 | 第98-102页 |
4.2.2 建筑形象的多样化 | 第102-104页 |
4.2.3 建筑结构与材料的近代化 | 第104-106页 |
4.2.4 室内装饰装修的改变 | 第106-10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附录 | 第114-150页 |
附录1 “三边过”西关大屋现存案例选录 | 第114-119页 |
附录2 “双边过”西关大屋现存案例选录 | 第119-124页 |
附录3 “三边过”西关大屋测绘图纸选录 | 第124-141页 |
附录4 “双边过”西关大屋测绘图纸选录 | 第141-148页 |
附录5 《廿载繁华梦》节选 | 第148-1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附件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