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1.1 糖尿病简介 | 第13-14页 |
1.1.1 糖尿病的种类 | 第13-14页 |
1.1.2 糖尿病的防治 | 第14页 |
1.2 α-葡萄糖苷酶 | 第14页 |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第14-18页 |
1.3.0 天然产物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 | 第15-17页 |
1.3.2 天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方法 | 第17页 |
1.3.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1.4 α-淀粉酶 | 第18页 |
1.5 α-淀粉酶抑制剂 | 第18-20页 |
1.5.1 国内外 α-淀粉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2 α-淀粉酶抑制剂的类型 | 第19页 |
1.5.3 α-淀粉酶抑制剂分离方法 | 第19-20页 |
1.5.4 α-淀粉酶抑制剂的活性测定方法 | 第20页 |
1.6 生姜 | 第20-21页 |
1.6.1 生姜的药用价值 | 第20-21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7.3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3.1 生姜提取液对 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23-24页 |
2.4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 | 第24-25页 |
2.4.1 反应体系优化 | 第24页 |
2.4.2 最佳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24页 |
2.4.3 34 种生姜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第24页 |
2.4.4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取条件优化 | 第24-25页 |
2.5 生姜中 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 | 第25-26页 |
2.5.1 酶抑制率测定反应系统 | 第25页 |
2.5.2 最佳提取溶剂选择 | 第25页 |
2.5.3 生姜中 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条件优化 | 第25-26页 |
2.6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 α-淀粉酶抑制剂酶动力学研究 | 第26-27页 |
2.6.1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酶动力学研究 | 第26页 |
2.6.2 生姜中 α-淀粉酶抑制剂酶动力学研究 | 第26-27页 |
2.7 生姜醇提物对小鼠糖耐量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27-28页 |
2.7.1 生姜醇提物对正常小鼠淀粉糖耐量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27-28页 |
2.7.2 生姜醇提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淀粉糖耐量和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28页 |
2.7.3 预防给予生姜醇提物对高血糖小鼠餐后血糖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28页 |
2.8 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第28-30页 |
2.8.1 生姜醇提液预处理 | 第28-29页 |
2.8.2 大孔树脂预处理 | 第29页 |
2.8.3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29页 |
2.8.4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 | 第29-30页 |
2.9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4页 |
3.1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 | 第30-37页 |
3.1.1 反应体系优化 | 第30-32页 |
3.1.2 最佳提取溶剂的确定 | 第32-33页 |
3.1.3 34 种生姜醇提物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的比较 | 第33页 |
3.1.4 生姜醇提物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浓度效应测定 | 第33-34页 |
3.1.5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取条件优化 | 第34-37页 |
3.2 生姜中 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 | 第37-41页 |
3.2.1 最佳提取溶剂选择 | 第37页 |
3.2.2 生姜中 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条件优化 | 第37-41页 |
3.3 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 α-淀粉酶抑制剂酶动力学研究 | 第41-44页 |
3.3.1 α-葡萄糖苷酶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 第41页 |
3.3.2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确定 | 第41-43页 |
3.3.3 α-淀粉酶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 第43页 |
3.3.4 生姜 α-淀粉酶抑制剂对 α-淀粉酶抑制类型的确定 | 第43-44页 |
3.4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小鼠糖耐量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44-49页 |
3.4.1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正常小鼠及高血糖小鼠淀粉负荷后血糖和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44-47页 |
3.4.2 预防给予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高血糖小鼠糖耐量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 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第49-54页 |
3.5.1 大孔树脂确定 | 第49-50页 |
3.5.2 树脂AB-8 静态吸附时间的确定 | 第50页 |
3.5.3 树脂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4 洗脱剂的确定 | 第51页 |
3.5.5 生姜提取液的pH值的确定 | 第51-52页 |
3.5.6 洗脱剂浓度的确定 | 第52页 |
3.5.7 洗脱剂用量的确定 | 第52-53页 |
3.5.8 提取生姜醇提液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3.5.9 高抑制率收集液紫外吸收波长确定 | 第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4.1 体外水平的筛选 | 第54页 |
4.2 高血糖小鼠模型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54-55页 |
4.3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正常小鼠及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第55页 |
4.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5.1 体外抗糖尿病试验模型优化 | 第55页 |
5.2 不同品种生姜醇提物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55-56页 |
5.3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 α-淀粉酶抑制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酶动力学研究 | 第56页 |
5.4 生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小鼠的预防及治疗 | 第56页 |
5.5 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生姜中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