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汽车盘式制动器的简介 | 第13页 |
1.3 盘式制动器的热-结构耦合现象 | 第13-15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热-结构耦合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22-36页 |
2.1 接触问题的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2.1.1 法向接触条件 | 第22-23页 |
2.1.2 切向接触条件 | 第23-24页 |
2.2 摩擦生热理论 | 第24-25页 |
2.3 传热学理论 | 第25-27页 |
2.3.1 热传导 | 第26页 |
2.3.2 热对流 | 第26-27页 |
2.4 热-结构耦合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 第27-32页 |
2.4.1 瞬态热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28-31页 |
2.4.2 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31-32页 |
2.5 通风盘式制动器温度场的热传导方程及热应力的计算 | 第32-35页 |
2.5.1 通风盘式制动器三维瞬态温度场的导热方程 | 第32-34页 |
2.5.2 通风盘式制动器热应力的计算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通风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61页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的简介 | 第36-41页 |
3.1.1 ANSYS Workbench接触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1.2 ANSYS Workbench接触算法的比较 | 第38-40页 |
3.1.3 ANSYS Workbench的收敛理论 | 第40-41页 |
3.2 通风盘式制动器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第41-44页 |
3.2.1 通风盘式制动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2.2 通风盘式制动器三维模型的简化 | 第42-44页 |
3.3 通风盘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3.3.1 基本假设 | 第44-45页 |
3.3.2 通风盘式制动器三维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45-47页 |
3.4 相关边界条件条件的确定 | 第47-59页 |
3.4.1 制动过程及动力参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3.4.2 通风盘式制动器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48-51页 |
3.4.3 制动工况及制动压力的确定 | 第51-54页 |
3.4.4 热流分配系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3.4.5 制动过程中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3.4.6 温度及位移约束边界条件 | 第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通风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仿真分析 | 第61-84页 |
4.1 通风盘式制动器温度场的分布特性 | 第61-69页 |
4.1.1 制动盘表面温度沿径向方向的分布特性 | 第64-66页 |
4.1.2 制动盘温度沿轴向方向的分布特性 | 第66-68页 |
4.1.3 制动盘表面温度沿周向方向的分布特性 | 第68-69页 |
4.2 接触区域压力的分布特性 | 第69-71页 |
4.3 制动盘应力场的分布特性 | 第71-75页 |
4.3.1 制动盘等效应力的分布特性 | 第71-74页 |
4.3.2 制动盘三向应力分布特性 | 第74-75页 |
4.4 通风盘式制动器台架实验及仿真结果的验证 | 第75-82页 |
4.4.1 制动器台架试验简介 | 第75-76页 |
4.4.2 制动器台架试验的试验工况 | 第76页 |
4.4.3 制动器台架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79页 |
4.4.4 通风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79-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通风盘式制动器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84-102页 |
5.1 通风盘式制动器优化目标及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84-86页 |
5.1.1 结构优化的概述 | 第84-85页 |
5.1.2 通风盘式制动器优化目标的确定 | 第85页 |
5.1.3 设计变量的选择 | 第85-86页 |
5.2 近似模型的构建 | 第86-94页 |
5.2.1 近似模型的建立流程 | 第86-87页 |
5.2.2 样本数据的采集 | 第87-89页 |
5.2.3 近似模型的构建 | 第89-94页 |
5.3 通风盘式制动器结构的优化 | 第94-99页 |
5.3.1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94-95页 |
5.3.2 优化算法的确定 | 第95-97页 |
5.3.3 优化过程及结果 | 第97-99页 |
5.4 优化结果的分析和验证 | 第99-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1.结论 | 第102-103页 |
2.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