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LNG接收站整体系统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LNG船运子系统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LNG接收站子系统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2章 江苏省如东LNG接收站系统概况及失效数据调研 | 第17-30页 |
2.1 LNG船运子系统概况及失效数据调研 | 第17-21页 |
2.1.1 江苏省如东洋口港港口概况 | 第17-18页 |
2.1.2 江苏省如东LNG船运概况 | 第18-19页 |
2.1.3 全球LNG船运事故统计 | 第19-21页 |
2.2 LNG接收站子系统概况及失效数据调研 | 第21-29页 |
2.2.1 江苏省如东LNG接收站概况 | 第21-25页 |
2.2.2 站内设备失效数据选用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江苏省如东LNG船运子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30-41页 |
3.1 LNG船舶碰撞事故概率计算 | 第30-35页 |
3.1.1 某海域LNG船舶碰撞事故概率计算 | 第30页 |
3.1.2 洋口港港内LNG船舶碰撞事故概率计算 | 第30-35页 |
3.2 LNG船运子系统可靠性仿真 | 第35-39页 |
3.2.1 LNG船运可靠性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3.2.2 LNG船运可靠性仿真建模计算 | 第36-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江苏省如东LNG接收站子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1-70页 |
4.1 LNG接收站子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 第41-44页 |
4.1.1 系统可靠性模型与故障树等价关系 | 第41-42页 |
4.1.2 LNG接收站可靠性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4.2 LNG接收站子系统多态贝叶斯网络构造 | 第44-49页 |
4.2.1 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网络建模 | 第44-45页 |
4.2.2 LNG接收站多态贝叶斯网络建模 | 第45-47页 |
4.2.3 LNG接收站贝叶斯网络条件概率表 | 第47-49页 |
4.3 贝叶斯网络根节点先验概率确定 | 第49-65页 |
4.3.1 故障树分析法 | 第49-61页 |
4.3.2 模糊贝叶斯网络分析法 | 第61-64页 |
4.3.3 失效数据库分析法 | 第64-65页 |
4.4 LNG接收站子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65-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江苏省如东LNG接收站整体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0-87页 |
5.1 LNG接收站整体系统贝叶斯网络模型构造 | 第70-71页 |
5.1.1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5.1.2 系统贝叶斯网络模型构造 | 第71页 |
5.2 LNG接收站整体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1-80页 |
5.2.1 软件编制 | 第71-73页 |
5.2.2 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3-80页 |
5.3 薄弱环节可靠性提高措施 | 第80-85页 |
5.3.1 高压输送泵可靠性提高措施 | 第80-82页 |
5.3.2 低压输送泵可靠性提高措施 | 第82-84页 |
5.3.3 BOG压缩机可靠性提高措施 | 第84-85页 |
5.4 LNG接收站系统运行建设相关建议 | 第85-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页 |
6.2 建议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A | 第94-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