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论文创新性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创新性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7页 |
(一)概念 | 第14-16页 |
(二)特征 | 第16-17页 |
二、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概念 | 第17-18页 |
三、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主要特征 | 第18-19页 |
(一)本土性与开放性 | 第18-19页 |
(二)灵活性与综合性 | 第19页 |
四、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机能 | 第19-23页 |
(一)确定立法价值 | 第19-20页 |
(二)指导具体立法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分析 | 第23-31页 |
一、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现状 | 第23-26页 |
(一)稳定保守的立法政策 | 第23-24页 |
(二)刑法典为主附属刑法为辅的立法政策 | 第24-25页 |
(三)以金融诈骗类犯罪为主导的立法政策 | 第25-26页 |
二、政策反思——兼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具体问题 | 第26-31页 |
(一)立法政策对立法的价值指引不足 | 第26-28页 |
(二)立法需借鉴民主政策 | 第28-29页 |
(三)立法缺乏变通政策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外国金融刑事立法政策兼启示 | 第31-37页 |
一、美、德、日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及评价 | 第31-35页 |
(一)美国 | 第31-32页 |
(二)德国 | 第32-33页 |
(三)日本 | 第33-35页 |
二、外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一)借鉴德国经验坚持民本立法的政策与轻刑化 | 第35页 |
(二)借鉴美、日经验适度打破刑法典为主的立法模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建议 | 第37-46页 |
一、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设计 | 第37-39页 |
(一)宏观角度坚持“人本立法”政策 | 第37-38页 |
(二)微观角度坚持“稳妥谦抑,宽严适中”立法政策 | 第38-39页 |
二、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实现方式 | 第39-46页 |
(一)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多元化 | 第40-41页 |
(二)定罪 | 第41-43页 |
1.金融违法行为谨慎入刑 | 第41-42页 |
2.摆脱唯犯罪数额定罪论 | 第42-43页 |
(三)刑罚设置 | 第43-46页 |
1.彻底废除金融犯罪死刑 | 第43-44页 |
2.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44页 |
3.合理增设资格刑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