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数字化设计夹板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10-24页 |
1. 实验目的 | 第10页 |
2. 实验资料 | 第10-1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11-1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5-22页 |
3.1 两组模型总位移和应力比较 | 第15-16页 |
3.2 两组模型骨折端的位移比较 | 第16-17页 |
3.3 两组模型夹板的位移比较 | 第17-18页 |
3.4 两组模型软组织的位移比较 | 第18-19页 |
3.5 两组模型骨折端的应力比较 | 第19-20页 |
3.6 两组模型夹板的应力比较 | 第20-21页 |
3.7 两组模型软组织的应力比较 | 第21-22页 |
4. 分析讨论 | 第22-23页 |
4.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2页 |
4.2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治疗的力学分析 | 第22-23页 |
5.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数字化设计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 | 第24-3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24-25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2.3 诊断标准 | 第25-26页 |
2.4 纳入标准 | 第26页 |
2.5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2.6 脱落标准 | 第26页 |
2.7 治疗方法 | 第26-28页 |
2.8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 第28-29页 |
2.10 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9-32页 |
3.1 受试组与对照组病例完成情况 | 第29页 |
3.2 肿胀评分 | 第29-30页 |
3.3 压疮评分 | 第30页 |
3.4 VAS疼痛评分 | 第30-31页 |
3.5 夹板调整人数 | 第31页 |
3.6 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 | 第31-32页 |
4. 典型病例 | 第32-33页 |
4.1 受试组典型病例 | 第32页 |
4.2 对照组典型病例 | 第32-33页 |
5. 分析讨论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文献研究 | 第36-44页 |
1. 桡骨远端骨折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36-41页 |
1.1 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36-37页 |
1.2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 | 第37-38页 |
1.3 腕关节相关解剖概要 | 第38-39页 |
1.4 Colles骨折保守治疗的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1.5 夹板外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 | 第41页 |
2. 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展望 | 第41-43页 |
3.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1.1 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 | 第48-49页 |
1.2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 | 第51-5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